前朝的风波并未扰到永和宫的安宁,日子在平静中悄然流转,转眼便入了六月。
康熙像是终于从太皇太后薨逝的沉郁中缓过了神,开始如常踏足后宫。头两日,他自然是先去了景仁宫皇贵妃处;之后便依着位分高低,挨个去了各位高位嫔妃的寝宫。这一番按部就班的举动,无疑是向宫中人宣告,他已正式走出丧期,重拾往日的入宫节奏。如此一来,那些位分较低的嫔妃们心中,对争宠侍寝的念想,便又渐渐活络了起来。
就在众人都以为下一则后宫喜讯该是哪位嫔妃怀上皇嗣时,乾清宫却突然传来旨意:将胤祹阿哥交予苏麻喇姑抚养。消息一经传开,后宫众人无不惊愕,纷纷暗中遣人打探详情。待弄清来龙去脉后,她们也不由得暗自感叹皇贵妃的深谋远虑和苏麻喇姑在宫中无人能及的特殊地位。
此事的由来,说起来倒也在意料之中。自太皇太后薨逝后,苏麻喇姑便日渐形销骨立,精神颓唐。若非太皇太后的陵寝尚未择定吉地安葬,她怕是早已随主而去。皇太后与康熙素来极为看重这位侍奉太皇太后一生的老人,怎奈她去意已决,眼下不过是凭着一丝执念强撑罢了。
恰逢康熙入宫之时,皇贵妃便趁机进言,若想留住苏麻喇姑,需得让她心中有份牵挂。后宫之中,原也只有皇太后与皇上能让她惦念,可二人身份尊贵,寻常琐事断不会去烦扰。于是皇贵妃提议,不如让苏麻喇姑抚养一位皇嗣,借着皇嗣身上肖似皇上的眉眼神态,让她忆起当年亲手照料幼年康熙的往昔温情,或许便能牵住她日渐涣散的心神。
康熙听后略一思索便应允了。毕竟自己膝下皇嗣众多,胤祹虽在跟前,少他一人承欢,倒也不算什么要紧事,能以此留住苏麻喇姑,实在值得。
此事自然引得后宫议论纷纷。董佳佳因早已知晓其中内情,倒不觉太过惊讶,可格兰珠等人依旧满是疑惑。永和宫内,刚誊抄完一卷佛经的董佳佳正与格兰珠等人坐下歇息,闲谈间便聊起了这事。
格兰珠脸上满是不解,忍不住问道:“皇上怎就偏偏选定了胤祹阿哥?他可是皇贵妃膝下的孩子,难道就不怕皇贵妃心里有怨言吗?”
兆佳氏抬手轻轻掩了掩唇,笑意里带着几分通透的深意:“皇上是圣明之君,这事定然是仔细斟酌过的。苏麻姑姑身份何等特殊,是看着皇上自幼长大的,当年还亲自教导过一段时日,这份情分原就不同寻常。让她抚养皇嗣本就合宜,只是选谁却有讲究,必得是年幼不记事的,还得是位阿哥才好,毕竟阿哥是男子,与皇上总有更多共通之处,也更能勾起往昔照料的记忆。”
说到这里,她眼神淡了几分,缓声道:“至于格格们,将来多半是要远嫁蒙古和亲的,何必让苏麻姑姑日后再多一层牵挂?这么算下来,如今后宫里年纪合宜的阿哥也就四位:三岁的胤禌、胤祹,两岁的胤祥,还有刚出生的胤祯。胤祯阿哥才落地不久,正是要日夜精心照料的时候,苏麻姑姑毕竟上了年纪,经不起这般劳心费神;况且她素来喜静,不耐婴孩哭闹的热闹。胤禌阿哥又是宜妃娘娘的幼子,向来得宜妃娘娘与皇上疼宠,先前皇上已将宜妃的胤祺阿哥交给太后抚养,这两位自然就先排除了。这么一来,也就只剩胤祥与胤祹两位阿哥最为合适了。”
兆佳氏一番分析条理分明,格兰珠与戴佳氏听得连连点头,连董佳佳也觉得颇有道理。只是在她看来,不选胤禌与胤祯,怕不只是年纪与宠爱的缘故,更深一层的缘由,在于这两位阿哥的生母位分不低。
苏麻喇姑纵然身份特殊、恩宠深厚,终究是侍奉宫中的奴才。让她抚养高位嫔妃所出的阿哥,不仅牵扯太多尊卑礼数,更难免引人滋生妄念,毕竟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心腹,在宫中的根基与影响力,怕是比康熙还要深厚几分。如此看来,这两位阿哥原就不在合适人选之列。
董佳佳没有将心中这层思量说出口,只同格兰珠她们一般点头认同,继续静听兆佳氏往下说。
“胤祥阿哥与胤祹阿哥相比,论性子与年纪原也合适。只是我派人打听了,皇上最终选定胤祹阿哥,是因他性子更显文静。想来也是,皇上时常去皇贵妃的景仁宫,见胤祹阿哥的次数自然多些,对他的脾性也就更了解些;而胤祥阿哥,皇上难得见上几回,他又比胤祹小上一岁,在皇上印象里,怕是还带着几分孩童哭闹的稚气。这么看来,让胤祹阿哥给苏麻姑姑抚养,最是妥当,也能让她少操许多心。”
戴佳氏听完兆佳氏这番细细分析,连连点头附和:“姐姐说得在理,这么一层层算下来,的确是胤祹阿哥最为合适。”
董佳佳却浅浅笑了笑,转看向格兰珠等人,语气里带着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她说的固然有些道理,只是我倒觉得,还少算了一层。皇上的每一步举动里都藏着深意,这抱养之事,怕也不全是因着那些明面上的缘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