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放心,我明天就开始去考察选址,一定尽快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不急,选址是大事,要仔细考察,多比较几处,不要急于做决定。”
林璃叮嘱道,“你可以先列出几个备选地点,然后我们再一起商量。”
“好的,太太。”
江福生把小本子收好,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明天要去哪些地方考察了。
林璃又和江福生聊了一些关于中药店的装修风格、人员招聘等方面的初步想法。
她希望中药店的装修能体现出传统的中医文化,古朴典雅,让顾客有一种安心、舒适的感觉。
人员方面,需要招聘有经验的中药师和懂药材的店员,确保能够为顾客提供专业的服务。
江福生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林璃对他的想法也很认可。
不知不觉中,已经快到深夜了。
林璃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忙着选址的事情。”
“好的,太太。那我先告辞了。”
江福生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开了别墅。
走在回家的路上,江福生的心情依然十分激动。
另一边福伯等江福生走了后,才端着一碗燕窝走了进来。
“太太,你准备开药店?”
林璃点了点头。
她从接了张教授和余大夫的邀请后,就在琢磨这件事。
在港城开药店,一是可以直接用她空间里的药材,可以让她减少成本。
二是可以利用中药店的招牌,多引进一点国外先进的设备和西药。
这对他们的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
……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江福生就起床了。
他简单地吃了点早餐,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就拿着地图出门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去港城的老城区看看,那里居住的大多是老港人,对中医中药的认可度比较高。
他沿着街道慢慢走着,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老城区的街道狭窄而热闹。
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卖小吃的、有卖日用品的、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店。
江福生一边走一边记录着可能适合开中药店的位置。
包括周围的人流量、附近的竞争对手、租金大概范围等信息。
在一个拐角处,他看到一家铺面正在转让,位置不错,旁边就是一个菜市场,人流量很大。
江福生连忙走上前去,向店主询问铺面的面积、租金等情况。
店主告诉他,铺面有五十多平方米,租金每月三千港元,转让费两万港元。
江福生觉得这个位置还可以,但还是决定再看看其他地方,货比三家不吃亏。
离开老城区,江福生又去了一些新兴的居民区。
这些地方的居民大多是年轻人,但也有不少中老年住户。
他发现,在一些大型居民区的入口处,有不少商铺,生意都还不错。
他在一个名为“康乐园”的小区附近,看到了一个合适的铺面,面积有六十多平方米,租金每月四千港元,没有转让费。
江福生觉得这个位置也很有潜力,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福生几乎跑遍了港城的各个角落。
他去过繁华的商业街区,那里人流量巨大,但租金也高得惊人,而且竞争激烈,他觉得不太适合开中药店。
他也去过一些靠近医院和诊所的地方,发现那里已经有不少药店了,虽然有一定的客源,但竞争也很激烈。
经过几天的考察和比较,江福生筛选出了三个比较合适的备选地点。
一个是老城区菜市场旁边的铺面,一个是“康乐园”小区入口处的铺面,还有一个是在一条靠近公园的街道上,那里环境安静,适合顾客静心调养身体。
他把这三个备选地点的详细情况整理成一份报告,包括位置图、面积、租金、周围环境分析等,然后拿着报告来到了林璃的别墅。
林璃正在客厅里喝茶,看到江福生进来,笑着说道:“福生,看你这几天跑得挺累的,快坐下来歇歇。”
江福生把报告递给林璃,说道:“太太,这是我这几天考察的结果,选出了三个备选地点,您看看哪个合适。”
林璃接过报告,仔细地看了起来。
她一边看一边询问江福生一些细节问题,江福生都一一作了回答。
看完报告后,林璃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老城区菜市场旁边的铺面,人流量大,但环境比较嘈杂,而且租金虽然不高,但有转让费,算下来成本也不低。‘康乐园’小区入口处的铺面,位置不错,租金也合理,而且小区里的居民消费能力应该还可以。靠近公园的那个铺面,环境是好,但人流量可能相对较少。”
江福生点点头,说道:“太太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康乐园’小区的那个铺面比较合适。那里的居民大多是上班族和退休老人,对健康比较重视,而且小区的规模也比较大,潜在客户应该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