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北城的冬雪依旧,沈家小院内的红灯笼却比往年挂得更早更密,映得积雪都带上了融融暖意。
今天是沈家嫡孙沈知行迎娶苏扶摇的大日子。
四年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
苏扶摇已从食堂窗口那个笑意大方的年轻姑娘,成长为北城乃至都城饮食圈子里都小有名气的“苏师傅”。
她的私人定制宴席一席难求。
不仅因她得了退休国宴大厨魏老的青眼,收为关门弟子,更深得魏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传。
更因她总能将寻常食材化出令人惊叹的滋味,兼具北地的豪爽与南方的灵秀。
沈知行也已是厂里的骨干,沉稳持重,唯有在看向苏扶摇时,眼中爱意胜过当年。
婚礼并未选在都城沈家大宅,而是依了苏扶摇的意思,就在北城这个小家属院里办。
当然,都城是夫家,也会补一场。
只是苏扶摇对北城和家的感情特殊。
她两世在此。
蹉跎和重生亦在此。
此刻。
天还未亮,苏家已是灯火通明。
苏扶摇穿着一身正红色的流行西装外套和长裙,衣襟和袖口用金线绣着并蒂莲与鸳鸯戏水。
老太太量衣,沈知行为她请了淮城的绣娘。
苏扶摇也没嗔怪他铺张——两辈子,最后一次了。
现在已经是92年,这年代结婚有的流行婚纱,有的还用古法秀禾,可也时兴女式的西装。
苏扶摇选的西装。
她不喜欢把人束缚在剪裁里的长裙,西装好,后世的象征多意味职业女性。
虽然苏扶摇在后厨的打扮和西装近乎绝缘——但总归也算有职业,好兆头好意味,干脆并在一起。
老太太和李红梅正忙着给她做最后的整理,眼眶都红红的,满是欣慰与不舍。
“好了好了,新娘子可不能哭,妆要花了。”李红梅吸吸鼻子,强笑道。
老太太则拉着孙女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好的,知行那孩子,错不了。”
苏扶摇重重点头,心里暖成一片。
外头,喧闹声渐起,迎亲的队伍快到了。
按照北城混搭了都城规矩的新式流程,沈知行得经过一番考验才能接到新娘。
而主考官方,除了以苏文星为首的娘家人,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魏老。
魏老年逾古稀,精神矍铄,一身板正的中山装,目光如电。
这次听闻故交之孙与自己爱徒大婚,非要亲自掌勺一道主菜添喜。
此刻,他正坐在堂屋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喝着茶,看着俨然出落成挺拔青年的苏文星,和如今已经是半大小子的沈培德。
他俩带头领着一群年轻人堵着门。
闹哄哄地出难题,眼里带着笑意。
沈知行一身挺括的深色中山装,胸前别着红花,被兄弟们簇拥着,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塞红包、唱歌、保证书……
流程一道道过,终于到了最后一道关卡——美食关。
英雄难过美人关,可亲近他俩的都知道沈知行是卡在美食关上了。
俩人还没在一块,沈知行的胃先离不开苏扶摇了。
这是大家早知道会有的一环,由魏老监考。
苏文星憋着笑,端上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姐夫,最后一关!我姐说了,不掀开盖子,猜出这里面是哪三道菜,人立刻接走!”
沈培德气得叫:“还叫我们不准拦!”
沈知行直接上去弹了沈培德一个脑瓜崩:“你到底是我弟弟还是苏扶摇弟弟,跑到苏家娘家人那头去了!”
沈培德朝他吐舌头。
沈家老夫妇二人在旁边掩唇窃窃私语,看着三个孩子轻笑。
沈知行深吸一口气,也不犹豫。
沈培德和苏文星挤眉弄眼:“他才猜不——”
话音未落。
沈知行笃定开口。
“醋溜白菜,西红柿鸡蛋,冬瓜炒肉。”
苏文星张大了嘴巴。
沈培德也是一样。
沈知行笑了一下,满目柔情。
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苏扶摇的时候,她做的三道菜。
现在想想,沈知行简直觉得当时的自己……
混蛋一个。
光是因为苏扶摇长得漂亮,就对她产生偏见。
她和一般印象里光有美貌的漂亮姑娘,截然不同。
她落落大方,聪颖过人,温和却有自己的底线……要说苏扶摇的好,他数不完。
真要是能穿越回去,沈知行第一件事就是堵住当年见到苏扶摇之前的自己。
告诉他,苏扶摇是世间最好的姑娘。
堂屋内的魏老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其实他本来还在纳闷,苏扶摇早上起来亲手做这三道家常菜干什么……可现在看来,这另有内情啊。
“过关!”苏文星大喊一声,众人欢呼起来。
门终于打开,沈知行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床沿、蒙着红盖头的苏扶摇。
周遭所有的喧闹似乎都安静了,他眼里只剩下那一抹鲜艳的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