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辞正往灶膛里添柴,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沈安宁:“安宁姐,墨兄今天怎么没过来?往常这时候早该来这打转了。”
沈安宁正切着腌好的萝卜干,闻言笑了笑:“他阿娘说镇上的布庄到了新料子,带他去扯做新袄的布了。说起来你也该添件秋衣了,等过几日得空,我去县里给你和安家他们一起扯些布。”
“不用不用!”萧瑾辞连忙摆手,脸有点红,“我包袱里还有新衣裳,是临走前娘让人备好的。”
话刚说完,又小声补了句,“不过……要是你送的,也不是不行。”
沈安宁没听清后半句,只当他是客气,便应着:“那等你衣裳穿旧了再说。”
灶房里的水汽渐渐漫起来,混着萝卜干的咸香和柴火的暖意。
萧瑾辞看着沈安宁利落的背影,忽然觉得比起府里那些锦衣玉食的日子,这样围着灶台打转的时刻,倒更让人心里踏实。
这时院门外传来陶子墨的声音,带着雀跃:“小姨!我来了!”
人还没进门,手里的油纸包先探了进来。陶子墨跑到沈安宁跟前,笑吟吟的打开纸包:“你看,点心坊老板送的桂花糖,说配你的桂花奶茶最好吃!”
萧瑾辞忽然抬头打趣陶子墨道:“子墨兄,你什么时候也如此馋嘴了?”
“是小姨做的东西太好吃。”陶子墨一本正经的回答着。
这时,沈安业也进了灶房,手里拿着个小陶罐:“安宁,上次你说的酵粉我问过镇子里的货郎了,他说下月初能捎来,到时候做蛋糕就更省力气了。”
“那可太好了。”沈安宁眼睛亮了亮,“到时候咱们试试做带果仁的,说不定能还能往县城里扩展一下生意。”
说到县城,萧瑾辞放下手里的东西拍着胸脯说道:“县城里我可以帮你们安排,那边我熟!”
“行,我不会跟你客气的。”沈安宁也没推辞,有熟人更好办事。
晚饭时,沈安宝非要挨着萧瑾辞坐,一口一个“瑾辞哥哥”,问东问西。
萧瑾辞起初还不太习惯,被问得烦了,却也耐着性子答,末了还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了沈安宝。
沈安宁看在眼里,悄悄跟阿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床头的竹篮上,里面放着她白天揉好的面团,明天要蒸成馒头,给大家当早饭主食。
今天刚搬了新家,沈安宁和齐老太太一个屋,三个弟弟和萧瑾辞一个屋,大哥大嫂一个屋。
连带新的菜园子,牛棚,鸡鸭草窝,小池塘都做好了。
除了兔子在老屋打地洞不好迁移,其他的家禽都拉过来了,兔子留在那她也不怕有人偷,晚上沈老太太和沈老爷子回过去睡,帮忙看房子。
本来沈安业打算去的,但是林芳芳肚子越来越大,沈老太太不放心沈安业晚上离家,执意要过来帮忙看老屋。
此时大家都睡在新的屋子里,多少都有点亢奋,萧瑾辞也不例外。
他身边躺着沈安家,两个人刚开始虽然有许多摩擦,但是经过这么多天已经相处的越来越自然了。
“沈安家,你觉得我哥和你姐站在一起怎么样?”萧瑾辞莫名其妙的来了这么一句。
沈安家也确实很莫名其妙,“啥你哥我姐站在一起怎么样?”
萧瑾辞翻了个身,望着房梁上悬着的油灯影子:“就……看着顺不顺眼?我白天瞅着我哥跟你姐站在院子里说话,倒不像以前他跟府里那些姑娘似的,浑身都透着客气。”
沈安家摸了摸后脑勺:“我姐跟谁说话都温和,你哥许是被她的性子衬得随和了些?不过你哥临走时留了面粉鸡蛋,还特意说谢我姐照拂你。”
“那是自然,安宁姐待人很好。”萧瑾辞哼了一声,又忍不住问,“你说我要是一直留在这儿,会不会也能像你这样,跟你姐处得这么亲?”
“那有啥难的?”沈安家打了个哈欠,“你别总像刚来时那样炸毛,多帮着干点活,我姐准能把你当自家人。就像今天下午,你帮着劈柴时,阿姐还跟我奶夸你手劲大呢。”
萧瑾辞被这话哄得心里舒坦,嘴上却不服软:“谁要她夸?我只是不想被说懒。”
屋子里安静了一顺,萧瑾辞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次说道:“如果让我哥把安宁姐娶回家,你说可行吗?”
沈安家第一反应是炸毛,“我姐才不会答应呢!”
沈安与也听见了,爬起身来警惕的看向萧瑾辞:“你不许抢我们阿姐!”
沈安宝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睁着圆圆的眼睛新奇的看着几人。
萧瑾辞也不恼,只是又说道:“难道你阿姐一辈子不嫁人吗?嫁给知县做官太太,总比嫁给普通人要好吧?”
话音落下,沈安家两兄弟彻底沉默了。开始回忆白日里沈安宁和萧县令站在一起的模样。
好像真的还蛮般配的,阿姐现在也是越来越厉害了,通身气派也越发的光鲜,模样也越长越好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