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会的红木门被我推开时,中央空调的冷风裹着咖啡香扑面而来。
孙合作方代表正用镀金钢笔敲着桌面,笔帽上的logo在顶灯底下晃得人眼晕——那是他们公司新出的限定款,昨天他还在群里晒过,说“只有战略级合作伙伴才有资格用“。
“范经理?“他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缝,钢笔尖“咔嗒“戳在议程表上,“贵司确定让入职不到十一个月的新人负责这个年度重点?“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陈部长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杯沿的热气歪歪扭扭往上窜。
我数着墙上挂钟的秒针,听见自己心跳声比钟表走动还响——昨晚对镜练习了二十遍的开场白,此刻全卡在喉咙里。
“孙总。“我弯腰把U盘插进投影仪,金属接口相碰的轻响让所有人的目光聚过来,“您看这份需求匹配报告。“投影幕布亮起时,他的钢笔“当啷“掉在桌上。
屏幕里是密密麻麻的柱形图,红色代表他们公司近三年公开招标的核心需求,蓝色是我们方案的匹配度,最上面一行用荧光黄标着:92.3%。
“上个月您在行业论坛说,'最看重乙方对甲方历史数据的挖掘能力'。“我点开下一页,是他们三年前中标的一个项目复盘,“当时贵司因为供应商没考虑到暴雨季物流延迟,多花了17%的应急成本。“我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新的图表跳出来,“我们的方案里,物流节点设置了三个备用仓,每个仓的地理位置......“
“停。“孙代表突然打断我,身体前倾撑着桌子。
他刚才还皱成一团的眉心松了,指节敲了敲投影里的备用仓分布图,“这数据......你们从哪弄的?“
“贵司官网公开的招标公示、年报里的运营分析,还有行业协会的物流白皮书。“我翻开手边的活页夹,里面整整齐齐贴着剪报和下载记录,“我花了三个周末,把能找到的贵司公开信息整理成了三万字的分析文档。“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翻页声。
陈部长的茶杯重重落在杯垫上,我余光瞥见他耳尖发红——上周他还说“这种小项目随便应付“,现在倒像是被人当众揭了短。
孙代表摘下眼镜擦了擦,再戴上时眼里多了点不一样的光:“继续说。“
散会时,刘前辈的茶杯盖“啪“地磕在我办公桌沿。
他叼着根没点的烟,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范经理本事大啊,汇报时那嘴皮子比机关枪还快。“我正整理投影笔,抬头看见他衬衫第二颗纽扣没扣,露出松垮的肚皮——他总说“老员工就得有老员工的派头“,可此刻那派头倒像被人踩进泥里了。
“刘哥,您看这方案......“周同事端着泡好的枸杞茶凑过来,发梢还沾着刚才整理资料时的碎纸屑,“我昨晚帮晓萱核对数据,她把每个备用仓的租金都算了三遍......“
“小周你懂什么?“刘前辈把茶杯往她怀里一塞,枸杞水溅在她工牌上,“等项目做到一半资金卡壳,看她拿什么填窟窿!“他转身时撞翻了我桌上的马克杯,深褐色的咖啡在会议记录上晕开,像块难看的伤疤。
我蹲下去捡文件,听见他的脚步声在走廊里越来越远,最后“砰“地一声甩上了吸烟室的门。
周同事蹲下来帮我擦桌子,指尖在咖啡渍上轻轻碰了碰:“要不......我帮你把记录重新抄一遍?“她睫毛颤得像受了惊的蝴蝶,我突然想起三个月前的自己——也是这样,被老员工当众甩脸色时,连反驳的勇气都要在被窝里攒一晚上。
“不用。“我抽了张纸巾按在渍水上,抬头对她笑,“咖啡渍能当记号,提醒我下次把文件收进抽屉。“
下午三点,财务的削减通知准时发到邮箱。
我盯着“原预算60%“那行字,指甲在鼠标垫上掐出月牙印——刘前辈说的“资金卡壳“,来得比我预想的还快。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撞在玻璃上,我抓起手机时才发现掌心全是汗,屏保上邹逸的消息还停在今早:“启动会需要我在场吗?“
“能见面吗?“我发完消息,没等他回复就抓起外套往外走。
电梯里的镜面映出我发红的耳尖,我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不能让他看出我慌了,绝对不能。
咖啡馆角落的藤椅吱呀一响,邹逸的西装裤角扫过我的鞋尖。
他把平板推过来时,我闻到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水味,和三个月前他第一次给我契约时一样。
屏幕上是个复杂的模型图,蓝色线条像血管似的爬满整个界面,最上方标着“供应链优化方案“。
“上周我整理了你们行业前二十的供应商数据。“他指尖点在一条红色线条上,“这里的运输成本可以砍掉15%,用A公司的次级仓代替B公司的核心仓,但需要......“
“为什么帮我?“我突然开口。
他的手指顿住,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