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不敢马虎,急忙派人取货。
等红玉拿到裤子一看,这裤子确实是从自己厂里发出去的货,可牌子已经换成了“红正”,图标也很近似,都是以天桥为背景,半空里斜剌剌一头奔跑的大牛。
唯一不同的是,“红正”这个牌子的牛是一头牦牛,而“正红”是一头水牛。如果不仔细加以辨别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红玉感到越来越迷糊,为什么呢?
她马上找到库管工作人员杨大力,问到:
“大力,这批货到底发到了哪里?”
杨大力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红玉提高了音量,问:“到底发哪里了?”
杨大力见瞒不住了,这才老老实实交代:“红玉姐,这货是发给了城西的叶子澜。”
“叶子澜?叶子澜是谁?”
“就是杨总在外边认识的一个女人。刚开始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帮人看铺子的,因为丢了一条裤子被老板当街暴打,让杨总给碰上了。”
这人还真是好打不平呢。
红玉心里突然升起一股醋意:“然后杨总就英雄救美了?”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后来呢?”
“后来杨总就给她单独找了一个铺面,自己做老板,就卖我们厂里的裤子。”
“杨总又见她能说会道,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便给她放权,让她可以随意到厂里拿货。”
原来,叶子澜得到杨总的亲自授权以后,果断扩张了门面。
她先把一间小小的店面分成两个类别,分别卖牛仔裤和时尚下装,遇到有情侣来逛街,可以同时卖出去两件下装,营业额跟以前单卖牛仔裤相比,高了不少。
因为牛仔裤虽时尚,受众也大,但主要销售对象还是集中在年轻人这块,卖的店家又多,在销售上早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又因为市场依然需求量较大,因此生产商的利润还是很可观,这也是杨总最终选择做生产商的缘由。
叶子澜的进货渠道是直接从厂里拿货,少了中间商吃差价,利润自然比别家的高。
她还为了打压同行,自动把零售价给降了20%,导致市场上的商家如果不压价,根本销售不出去。
很快,她的门店就赢得了大量年轻的消费者。
叶子澜的此举引起了“正红”经销商极大的不满,大家纷纷联合起来找到杨正,要求给个说法。
如若不然,大家就只能要求厂家把批发价降下来。杨正希望叶子澜把价格抬上去,不要跟大家打价格战,不然这个市场就乱了。
叶子澜听杨正这么说,担心自己的蛋糕不保,就跟杨正又哭又闹,说自己有多不容易,好不容易可以挣下一点儿钱了,又说自己是不正当竞争。
杨正受不得叶子澜的哭闹,就说:
“你如果实在不想降价也可以,但你肯定不能继续使用我们厂里的‘正红’这个招牌,不然的话,我只能强行要求你把我们厂里的货下架。”
杨正继续说道:
“我先申明,这是原则问题,你哭也没用,我得为厂里上千号职工着想,还得为‘正红’这个招牌着想。”
“你要知道,我为了打下‘正红’这片江山,付出了多少汗水是你无法想象的。”
“我这人说一不二,你自己看着办。”
叶子澜了解杨正,知道他是个狠人,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对不会改变。如果自己一意孤行,惹恼了杨正,估计自己真的不能再从正红服装厂拿货来卖。
看来自己如果还想低价销售正红的服装,确实不能继续卖“正红”这个品牌的货了,怎么办?
叶子澜原也是混迹江湖经历几番浮沉的人。她心想:活人还能让尿给逼死?经过几天的思考,还真让她想出了一个招。
叶子澜跟杨正说,自己可以不用他的招牌,但还是要从他们厂里拿货,只是不贴他们的“正红”的标签,自己重新找印务店做了一个招牌,就是后来的“红正”牌裤装。
杨正听她这么一说,一边在心里骂着这死女人真损,一边笑着夸她聪明。
这么一来,自然就是同意了。
叶子澜为了铺货,从杨正的厂里拿到了大量的货源,都是由杨大力给提供的。
这就出现了当时红玉发现的,生产量和库存量严重不符的问题,还出现了经销商手里的标签和厂里出的货不一致的情况。
怎么办?
红玉陷入了极端的两难。
她既不想厂里继续蒙受巨大损失,又不愿意跟杨正撕破脸大吵大闹。
怎么才能做到周全呢?
红玉连着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
这天晚饭后,红玉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到天桥这边来走走。
天桥的环境没多大变化,往来的人依然很多,只是比以前干净了些,来这里乞讨的人也少了些。
红玉掏出了早准备好的5元钞、10元钞,在每个乞讨者面前的盆里、罐里放上一两张钞票。
她没有像其他施舍的人一样,把钱一扔就走了,而是弯下腰来,把钱轻轻放进去,抬起头,看看对方,再起身往前走。
走到一个老者面前,红玉一下子认出来了,这就是当年带头跟那三个恶棍顶牛的老爷爷。
老爷爷当时虽然挨了恶棍的一个耳光,并没有因此输了气势,反而激起了大家一起对抗恶势力的勇气,红玉这才寻到机会从恶棍的手里救下小女孩。
爷爷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胡须头发几乎全白了,靠在墙角根正打着盹儿,根本没注意到红玉的到来。
红玉轻轻唤了一声:“爷爷”。
老者才睁开一双浑浊的眼睛看了看,发现是红玉,动了动,想要起来。
奈何蜷缩得太久了,浑身僵硬,根本无法动弹,只好继续蜷在墙角。
红玉心里一酸,几乎落下泪来。
然后赶紧把提前准备好的5元钞、10元钞一股脑儿全部掏了出来,放在爷爷面前的竹筛子里面。
老人轻轻摆摆手,道:
“孩子,不必了,我估计自己也就这三两天的光景,好在还能见你一面,心里很知足。”
“爷爷我在这个天桥附近晃悠了近20年,见过很多的人情冷暖。”
喜欢苏小姐万人迷,哥哥们追着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苏小姐万人迷,哥哥们追着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