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初禾去镇上,带了帷帽,再次用之前的法子,把这个消息散了出去。
下午白明月回到了白家,正在跟父亲说此事,如果她的预测准确,让县令提前开始准备,就能救很多人,她的功劳可就大了,甚至可能得到朝廷的嘉奖。
只是她跟父亲还没商量好怎么具体利用这件事,下人就来报,说县令着急找白师爷过去,街上传下个月的六号要有地龙翻身的大灾难。
听到这个消息,白明月手里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原本她是想利用这件事翻身的,所以这么早跟父亲开始筹谋,怎么能让白家的利益最大化。
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怎么也知道这事,并且这人也不要好处,就直接的把这事传出来,还是匿名的,这人是不是傻?他图什么?
沈初禾自然不图什么,她希望能拯救更多书中的无辜人。
当然,能挣到积分,帮更多人,也是她所希望的。
要知道这本书里真的是多灾多难,来年还会涨水,以后还有蝗灾什么的,都是为了给女主辅助的。
不过沈初禾早有准备,涨水是不可能的,来年开春自己就跟顾璟丞提出边建桥边改下流河道,她要让这一带的河,想涨水都难,还有利于灌溉。
总之她要用现代的脑袋,改变书中这些不合理的走向。
地震的事情传出去的比较早,也有好处,比如镇上这些商家可以提前的把货物运出去,百姓提前在空旷地方搭建防震棚,能让损失减到最低。
有了上次下大雨的准确预警,这次大家也都十分相信,得到消息,很多人开始准备起来。
白师爷到了县衙,县令跟他商量起来,他们官府能为百姓做的有什么。
此时的白师爷真的头疼,明明这事可以是自己的功劳,怎么就变成了公职?
白明月又被继母赶回了表舅家,让她没事不要回来。
路上,看着收割之后,荒凉的田地,还有道路两旁没了叶子的树,白明月觉得无比的凄凉。
她都重生了,知道这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先知明明该是她的,怎么就总有人捷足先登?
还有前世死前她看准的王安里,现在也不是那么可靠,他心里是有自己,但是他更看重前程,现在竟想让她跟沈初禾那种村姑平起平坐,甚至不如人家,凭什么?
白明月忽然的有些怀疑自己的重生,这种重生的意义是什么?她明明改变了嫁给那个赌徒的厄运,为什么还是这么憋屈?
沈初禾知道消息已经传开,安心了,因为地震之后,就会有很多积分进账,到时候积分应该能够买那些抗疫的药,再救人,再得积分,也算是良性循环。
等着侄子卖完蛋糕,就带着他们开始采购,准备应对地震的事,因为镇上传开了,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所以沈奎和沈力也都深信不疑。
他们带着东西回村时候,这事在村里也传开了,村里人见到他们回来,也都上前问这事,问他们镇上的最新消息。
沈初禾自然是跟大家说的都很严重,让大家都准备起来,说镇上都开始准备了。
回到家,沈德全叫了家里所有人开个家庭会议。
所有人都到齐了,沈德全清了清嗓子:“这地龙翻身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现在咱们就商量一下怎么应对。”
沈玉吉道:“我是木匠,我早点开始在空旷地搭棚子。”
沈初禾对此很赞成:“对,要远离河道的空旷地,也要远离山下,以免山体滑坡。”
沈德全想了一会:“那就是村里的打谷场符合这些要求了,要不然我跟里正商量一下,那是村里的地方,如果别人也想在那搭棚子,提前分配好。”
黄翠芬点头:“对对,咱们别到时候跟人起冲突,也麻烦。”
沈初禾也觉得行得通:“好,那一会咱们开完会,爹就去。”
沈德全又道:“接下来就是咱们家的粮食,老大做的打谷机很好用,咱们得赶紧把稻子打出来。”
大家都没有异议,表示赞成。
接着沈德全又提到了衣食两大问题:“被子咱家够,不用做新的,主要是棉衣,够不够厚?现在买也不赶趟了,估计镇上这些东西都是紧俏货了。”
黄翠芬道:“之前初禾买了一些棉花,这两天我和老二媳妇再把家里薄的棉衣加厚一些。”
沈初禾空间里买了不少,但是现在也不能拿出来,等以后见机行事就是了。
沈德全认同妻子的说法,应下继续又道:“吃的,这个咱们只要带着锅碗瓢盆和粮食,也饿不着,之前晒了不少鱼干,还有家里的几只鸡,这几天就杀了,晒干,能存住时间久一点。”
沈初禾他们都点头认同,说实话,沈初禾觉得父亲挺有格局的,脑子也灵活,以后自己家发展起来,爹是能挑大梁的人。
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差不多,大家也都发表意见,补充一下,什么地方有疑惑的也都提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