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蒋瓛如遭雷击,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光顾着为殿下的宏伟蓝图感到兴奋了,竟然把当今陛下,给忘得一干二净!
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还不得以为澳王殿下要私自组建水师,图谋不轨?
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滔天大罪啊!
“殿……殿下,是卑职疏忽了!是卑职糊涂啊!”
蒋瓛吓得脸色煞白,声音都在发抖,“此事……此事必须立刻禀明陛下!万万不可擅自行事啊!”
看着蒋瓛那副吓破了胆的模样,朱旺反倒乐了。
他重新坐回吊床上,晃晃悠悠地说道:“瞧你那点出息,天塌下来了?我刚才不就是在考验你吗,看你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错,还算有点政治觉悟。”
蒋瓛闻言,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后背却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他现在是真摸不透这位殿下的心思了,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让人防不胜防。
朱旺晃了晃腿,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对讲机,在蒋瓛面前晃了晃。
“放心吧,这事儿,我自有分寸。不过……直接去跟老朱说,未免太没意思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咱们得换个法子,让他老人家自己‘发现’,并且‘主动’支持咱们才行。”
……
当天下午,武英殿。
朱元璋正为国事烦忧。
北方的旱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灾后的安置和秋粮的补种依旧是个大问题。
南边云南的战事也陷入了僵局,沐英几次上奏,请求增兵和粮草。
再加上筹建两大学院的巨大开销,国库的银子如流水般花了出去,看得他心疼不已。
如果不是朱旺这小子帮自己挣了不少,现在估计自己只能再查抄几个贪官来补亏空了。
“唉,这皇帝,当得真他娘的憋屈!”
朱元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端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陛下,澳王殿下派人送来了一件新奇玩意儿,说是……能解陛下烦忧。”
“哦?”朱元璋来了兴趣。
朱旺那小子,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挥了挥手,示意内侍将木盒呈上。
打开盒子,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通体由琉璃制成,造型奇特的器物。
它有一个圆形的底座,上面立着一个细长的颈,颈的顶端则是一个圆球。
球内,似乎还装着红色的液体。
“这是何物?”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内侍连忙将木盒内附带的说明书呈上。
朱元璋拿起说明书,只见上面用朱旺那特有的简体字写着几个大字——【晴雨表】。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注解:“瓶中液体清澈,则天气晴朗;液体混浊,则天气阴沉;若有星状结晶出现,则预示将有暴风雪或雷暴天气。”
“预示天气?”
朱元璋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将信将疑地拿起那个晴雨表,对着光仔细观察。
只见瓶内的液体果然清澈见底,没有丝毫杂质,与外面晴朗的天气正好吻合。
“哼,装神弄鬼!”
朱元璋嘴上虽然不屑,但还是顺手将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摆在了自己的御案上,时不时地就要瞥上一眼。
......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
晴雨表内的液体,始终保持着清澈的状态。朱元璋渐渐地也就不再关注它,只当是朱旺送来讨好自己的又一个新奇玩具。
直到第三天中午。
朱元璋如往常一样来到武英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可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那个晴雨表时,瞳孔却猛地一缩。
只见原本清澈的瓶内,不知何时变得有些浑浊,液体中仿佛漂浮着无数细小的羽毛状结晶,整个瓶子看起来雾蒙蒙的。
“这是……”
朱元璋心中一动,立刻想起了说明书上的内容——液体混浊,羽毛状结晶……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阴,甚至可能会下雨?
他走到殿外,抬头看了看天。
天空依旧是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没有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果然是骗人的玩意儿!”
朱元璋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觉得自己真是魔怔了,竟然会相信一个琉璃瓶子能预测天气。
然而,到了午后,天气却风云突变。
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从何处涌来了大片的乌云,天色迅速地阴沉下来。
紧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毫无征兆地席卷了整个应天府。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的屋檐下,看着窗外瓢泼的大雨,再回头看看御案上那个变得愈发浑浊的晴雨表,整个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竟然是真的!
这小小的琉璃瓶,竟然真的能预测天气!
一瞬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的大脑。
如果……如果将此物用于行军打仗,或者海上航行,那意味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