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贵人看中了施主在宝殿供奉的双层佛塔,想请施主前去一叙。”
沈云姝看向香灯法师身边那个嬷嬷打扮的妇人,心知她的计划应该是成功了。
“有劳大师跑一趟了,我这马上就好。”
沈云姝在王氏耳边说了几句,王氏笑起来,点点头。
“你去吧,娘等着。”
“嗯。”
沈云姝快速将手里最后几个花束包好,留了一束六朵的捧在手里,就跟着两人往寺里走。
到了大雄宝殿,法师没再相随,沈云姝就跟着那位嬷嬷继续往后山别院走。
“姑娘这东西做得漂亮,我们老夫人昨儿见了就一直念叨,听说做的人就在山下集市,这才派老婆子跑一趟。”
那嬷嬷三十多岁,看着和和气气的,沈云姝也客气地回话。
“能得贵人青眼是晚辈的福气,不知嬷嬷是哪家府上?”
“我们府上姓魏,家主如今是河阳节度使。”
沈云姝闻言差点打个趔趄。
怎么一来就是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啊?
“姑娘别怕,我家老夫人最是慈和,你只管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嬷嬷似乎看出了她的紧张,笑着安慰道。
“多谢嬷嬷。”
沈云姝很快调整好心态,跟着嬷嬷踏入一间厢房。
“老夫人,人来了,还带了礼。”
嬷嬷把沈云姝带来的馒头花转呈上去,上首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且一身贵气的老奶奶捧着仔细看了看,露出惊喜的笑。
“馒头还能做出花来,真是个手巧的孩子,宝殿上那花饽饽也是你做的?”
沈云姝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回老夫人的话,是民女做的。”
“你这手艺是跟哪儿学的?可是有大师傅教的?”老太太似乎很感兴趣。
“回老夫人的话,民女是跟着娘亲学做的馒头,又从爹爹那儿听说了花饽饽,就自己琢磨做法。”
“竟是自学成才。”老妇人声音含笑,“你这东西做得跟真的一样,小小年纪就有这手艺,当真厉害。给她搬个椅子,坐着说话。”
一张小杌子被端到沈云姝脚边,她道了声谢,坐了下来。
“叫你来也不为别的,就是想让你再做一个花饽饽,家里供奉用。你可愿意?”
嘿,生意来了!
沈云姝掩下激动,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承蒙老夫人看得起,民女不敢推辞。不知道夫人要做什么样的?”
“哦?你还会做别的?”老夫人似乎有些意外,“这花饽饽本就少见,我还在闺中时,家乡倒是有人做。当年我出嫁,母亲就请人做了一对喜鸳鸯的花饽饽,可也没你这佛塔精巧,颜色更没这么鲜亮。转眼嫁到汴城这么多年,再也没见过。你竟还会做其他的?”
沈云姝想想,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太谦虚。
她用尽量羞涩的神态道:“其实民女刚开始做得也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好像开了窍一般,面团拿到手上就能捏。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树上挂的都能捏个八九不离十。这佛塔只做了两层,还可以做六层八层,就是花的时间多些。”
“呵呵...那我倒要听听,这八层的花饽饽是什么样的?也让我老婆子开开眼界。”
这可是表现的机会,沈云姝脑子里快速闪过几张前世看过的祭祖喜馍图片,很快理好了思路。
“...这第一层以莲台为底铺上一层元宝福袋,表示有多多的钱花;第二层可以铺上石榴,求个多子多福,第三层放苹果和橘子,寓意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第四层做成葫芦,求个福禄双全,第五层可以做牡丹,富贵花开花团锦簇......”
沈云姝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吉祥寓意的东西都掏了出来,末了又加了一句。
“光说怕是很难明白,不如民女画几个出来给老夫人挑选一下。”
“哦?你还会画画?”老夫人愈发惊奇。
“正经的画画自然是不会的,就是像绣花那样描个花样子。”
沈云姝上职业课程时上过素描课,画个样子不在话下。
“那你可识字?”
沈云姝点头:“大字能认些,诗词书赋就不懂了。”
有点小聪明的手艺人比较符合她的人设。
吟诗作词的才女?
不,只会耽误她挣钱。
老夫人这时仔细打量了她一眼。
一身粗布衣裳,坐姿端正大方,说话也好听得体,丝毫不见局促粗鄙。身量不矮,搭在膝盖上的一双手肉乎乎的,手指关节处还有一个个小巧的指窝。一张脸养得圆润白胖,透着点红,气色极佳。再加上一双乌溜溜亮晶晶的眼睛,瞧着顺眼极了。
老夫人笑眯眯点点头:“就照你说的来,正好我要在这寺里住几日,你画好了就送来瞧瞧。”
说着,老夫人示意身旁老嬷嬷,那嬷嬷立刻拿出一个小荷包。
“这是老夫人赏你的,回去好好准备,早些拿来。”
还有赏?
沈云姝连忙起身接过荷包,又朝老夫人拜了一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