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选好庇护所地址,黎哩着手准备会用到的材料。
“100号选手。”
苟诞挑着卫朝阳不在的空档,呼唤一声。
黎哩没停下手上整理树皮的动作,头也没抬,随口回应,“怎么了?”
苟诞轻笑,揶揄道:“你之前不是说直接拎包入住的吗,怎么现在倒让77号给你当苦力,吭哧吭哧砍树搭房子了?”
黎哩耸耸肩,无所谓地回答:“计划赶不上变化。”
她抬手指向翻腾的海面,“雨季快来了。涨潮时,海水会漫过这片沙滩。如果和卫朝阳一起住在洞穴里,说不定那天晚上就被海水给卷走了。”
“雨季?!”苟诞的声音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凭感受。”
黎哩停下手中的活,抬起一只手,五指微张,任由带着湿意的东南风穿过指缝。
“这风,持续三天了,一天比一天湿重,吹在脸上像蒙了一层看不见的薄纱,黏腻得很。”
“这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团在积蓄力量,季风转向的信号,海量的水汽正源源不断输送过来。”
她顿了顿,补充道,“还有昨晚的霞光,红得发紫,几乎要烧起来。老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反过来也一样。那种异常浓烈的色彩,是水汽和尘埃在强光下散射的产物,通常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
看乐子的观众挠挠头,黎哩说的话陷入了他们的知识盲区,毕竟不是每个星球都有机会体验到雨季。
[又来了……黎神在说什么,叽里咕噜的,听起来好专业,就是有点听不懂]
[管她呢,知道要下雨就行了。]
[弹幕演我上课呢?黎老师别念了,头疼!这知识它不进脑子啊!]
没等苟诞继续追问,卫朝阳的身影就出现在林线边缘。
他扛着一大捆长短粗细不一的木棍,步伐稳健有力,破烂的衣服下古铜色的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观众看着他起伏的胸膛:嘶哈嘶哈……
[之前咋没发现他身材这么有料呢,大胸肌,想捏!]
[难怪他宁愿穿个草裙出门,这半露不露居然还有点瑟瑟滴]
[搞瑟瑟的抱头蹲下,都抓走!]
黎哩倒没注意这点,她心中微讶。
这么快?
这家伙砍树的效率抵得上两个蒋星野了。
黎哩看着他扎实扛回的木料,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真是块当苦力的好料子……要是能拐去荒林就好了。
她甚至短暂构想了一下卫朝阳吭哧吭哧砍光营地周围碍事树木,腾出大片阳光充足的空地,种满绿油油作物的画面,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卫朝阳问:“这些放在这儿吗?”
“堆在下面,对,就那两根树枝正下方。”
黎哩指着选定的树杈位置。等木棍堆放好,她利落地将柔韧的树皮条斜挎在腋下,对卫朝阳伸出手臂:“托我上去。”
卫朝阳上前,双手交叠,黎哩一手拽着树干,一手扶在他肩膀上,随后借力一蹬,像只灵巧的猫,稳稳坐在了离地约两米半高的粗树枝上。
粗粝的树皮触感透过薄薄的衣物传来,她朝下伸出手:“一根一根递给我,要最直的。”
卫朝阳依言将木棍递上去。
黎哩接过后,将它们横着稳稳地搭在两根平行的粗树枝之间,形成一个基础的平台框架。
她调整着横木的位置,确保间距均匀,留出大约两人宽的平面,然后用准备好的柔韧树皮条,熟练地采用“X”形交叉捆绑法,将横木两端牢牢固定在支撑树枝上。
她一边固定一边说:“过去,蓝星海岛上的土着常用这种法子,屋子悬在水位之上,通风好,还能避开不少烦人的蚊虫。”
黎哩向她直播间的观众解释,也顺便说给卫朝阳听。
“鹭棉。”卫朝阳仰着头,脖子有些发酸,看着在树枝间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把憋着的疑问抛出来。
他问:“这树下分明是干爽的沙滩,金黄金黄的,哪来的水?你睡在这硬邦邦的木头棒子上,硌得骨头疼,翻个身都怕掉下来,还不如我那山洞舒服暖和呢。”
他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怀疑和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姑娘有点瞎折腾。
黎哩手上动作没停,声音清晰地传下来,“别小看大海,它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温柔,等它涨潮,你的洞穴也可能会被淹没。”
她抬手敲了敲刚绑好的横木,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至于硌不硌人要等会儿再说,这才只是一个平台,还没完工呢。”
卫朝阳撇撇嘴,显然不太信这“海水淹沙滩”的夸张说法,但看她干得那么认真专业,也懒得再争辩。
他看着黎哩又在头顶更高处一根树枝上绑了一根横木作为“屋脊”,再用四根略带弧度的斜木,将顶部的“屋脊”与下方平台框架的四个角巧妙地连接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