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是被冻醒的。
炕头的火盆不知何时熄了,她裹着的棉被硬得像块冰坨子。
指尖刚碰到玉坠,那抹熟悉的温凉便顺着血脉爬上来——这是空间在向她报平安。
她翻身坐起,窗外的雪光透进窗纸,把墙根的陶瓮照得发青。
那里面存着半瓮山参蜜,是她上个月在空间药田收的,原想着等娘的咳疾再犯时用。
“咳——“西屋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林英光着脚跳下炕,摸黑掀开布帘,就见李桂兰蜷在被窝里,肩头剧烈起伏,帕子捂在嘴上,指节白得发亮。“娘。“她轻声唤,伸手去摸李桂兰的额头,烫得惊人。
李桂兰攥住她的手腕,帕子滑落在地,上面洇着星星点点的血渍。“英英,春生娘...今早来过。“
她声音哑得像破风箱,“那孩子肿得眼都睁不开,我......我把灶膛里最后半块红薯给了他。“
林英的指甲掐进掌心,她早该想到的,前儿个去后山套兔子,见王婶家的狗都瘦得站不稳,更别说人了。
她弯腰捡起带血的帕子,塞进炕席底下,转身从怀里摸出个小瓷瓶。“这是空间寒潭的水,您含一口。“她压低声音,“别让建国他们看见。“
李桂兰刚抿了一口,眼睛突然睁大:“凉......凉得直往骨头缝里钻。“可话音未落,咳嗽声竟真的轻了。
她抓住林英的手,“英英,娘知道你有本事,可......别为了我们,把那宝贝搭进去。“
林英没接话,她走到窗边,掀开一角窗纸。
东边的山梁上,春生娘正背着个破布包往她家走,春生缩在她背上,两条腿细得像麻秆。
“娘睡会儿。“她给李桂兰掖好被角,转身出了屋。
院门口的雪被踩得咯吱响。
春生娘刚要下跪,林英伸手托住她的胳膊:“婶子,我这儿没米。“
春生娘的眼泪啪嗒啪嗒掉在雪地上:“可您家那粥......前儿个春生喝了半碗,夜里没喊饿。“
她颤抖着解开布包,露出包底几粒发黑的稻种,“我就求......求您给把种子施点仙法,让它们活过来。“
林英盯着那几粒稻种,空间里的雾区这几日确实有变化——
寒潭水位回升半寸后,雾气不再乱涌,倒像活物似的,每夜子时准会缠上药田的根系,缠够三刻才散。
她前儿个试着把普通黄豆苗放进去,七天后根系粗得能盘住半块石头,移栽到外头,竟一天就抽了芽。
“婶子,我给你新种子。“她转身回屋,从柜底摸出个粗布口袋。
稻种倒在掌心泛着青,像撒了层薄霜,“你拿回去,种在向阳的坡地,浇点雪水,活一棵,救一家。“
春生娘攥着布口袋,手指都在抖:“这......这是山神给的?“
“是老祖宗托梦说的。“林英声线冷得像冰碴,“别往外说。“
春生娘走后,花婶捏着个豁口碗来了,她鬓角沾着草屑,眼睛熬得通红:
“英子,我家小翠......咳得整宿睡不着。“她扯了扯林英的衣袖,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能不能......让她沾沾你家灶王爷的仙气?“
林英扫了眼花婶身后——小翠缩在墙根,小脸白得像张纸,每喘一口气都带着嘶鸣。
她想起空间寒潭边的雾露,前儿个试了试,用瓷瓶装了半碗,给李桂兰擦过脸,咳血竟淡了些。
“只能喝半碗。“林英转身进屋,从梁上的竹篮里摸出个泥封的罐子,“跟人说是井底百年寒泉,喝完不许提我。“
花婶接过罐子,手直打颤:“中!中!我明儿就去井边烧三柱香!“
三日后的清晨,林英被院外的吵闹声惊醒。
她扒着窗纸往外看,就见春生举着个小锄头,在他家屋后的坡地上蹦:“娘!发了!发了!“
春生娘跪在地上,扒开冻土,露出一抹嫩生生的绿芽,比旁家早了整整五天。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晌午,村东头王大叔家的地边就围了一圈人——他家的稻种还蔫巴巴地躺着,春生家的苗都有半寸高了。
有人当场就跪了,朝着林英家的方向磕头:“龙脉在林家!老祖宗显灵了!“
林英站在门槛上,看着人群里攒动的脑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可真到了眼前,还是觉得后颈发凉。
空间的秘密不能露,可村民的活路更不能断。
她正想着,就听见祠堂方向传来砸桌子的响。
“都给我静一静!“赵铁山的公鸭嗓刺穿人声,“良种归公!谁私藏就是破坏集体生产!“
林英抬头望去,祠堂门口挂的红布被风掀起一角,赵铁山叉着腰站在台阶上,手里攥着个破本子,“我这就去公社汇报,把这些妖苗全烧了!“
人群霎时安静。
几个壮实的汉子往前挤了挤,又缩了回去——
赵铁山是生产队记分员,记工分的时候多划一道少划一道,能让一家饿半个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