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丰送别陈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虽然离得远的人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那依依不舍是看得真真切切的。
京中众人听说姜首辅泪洒码头,都有些感慨“世人都说姜丰重情,然而以真心换真心,他身边才聚集了那么多义士”。
皇帝的心情则有些微妙……他自认对姜丰和陈璋都不薄,没想到他们却结成了联盟,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背弃了他。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他有两个很宠爱的妃子,某一天得知这两个妃子私下里勾搭到了一起,“陛下,我们是魔镜,你一边儿凉快去吧~”,这么想着,皇帝觉得心情很沉重!
过了两日,皇帝下意识地问岑皇后:“皇后入宫也有二十年了,在这宫中可有情深义厚的姐妹?”
岑皇后一时没反应过来,她是不屑和宫妃争宠,可是要说亲如姐妹那也做不到啊?皇帝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只能斟酌着答道:“这宫中妃嫔,也都是懂礼的。”
皇帝见岑皇后不明所以的表情,自己先尴尬了,连忙扯开话题……都怪姜丰,把他的思想都带歪了~~
姜丰送别莫明之后,便是新春大朝会,内阁拿出了今年的具体发展规划,要一一施行起来了。
而姜丰身为首辅,今年是要名正言顺地参加耕耙礼。
去年,他已按照三公的身份行五推五返之礼,没道理今年反而降规格,因而他今年还是行五推五返之礼。
另一头,陈璋迎着春风回到了大湾。
到了大湾,春意就更浓了,全城的刺杜鹃盛开,粉的、紫的,一团团一簇簇开得如火如荼。洋紫荆的花也没谢,鲜花开满枝头,地上铺了一层花瓣,远远望去,如锦缎一般……
一到大湾,陈璋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姜媛生下一个女儿,刚刚出月子,派了人往京城送信,只是信恐怕还在路上。
陈璋对高雷说:“你舅舅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很高兴。”
别人家都喜欢男孩子,但姜丰是喜欢女儿的,当然也喜欢外孙女。
高雷连连点头:“回来之前,舅舅就说媛姐恐怕快生了,拟了好几个名字让我带回来,我看那些名字都倾向于女孩儿的。”
这幸好生的是女孩儿,要是男孩顶着一个偏女孩的名字就不太美妙了~~
陈璋到姜家道喜,也问姜媛的行程。
原本姜媛是打算今年带队去大夏参加万国博览会的,如果去,和陈璋同行是最有安全保障的。
但她现在刚生完孩子,就不便出行了。
姜媛也想清楚了,此时说道:“万国博览会明年才举行,我就等南洋军大捷,再和南洋各国一起过去。姜殊战胜归来,也要成亲了,我总得喝了他的喜酒再走。”
陈璋点头:“这样也好……那大夏先筹备着就职典礼,等姜总督过来了!”
这个姜总督,是姜媛!
接下来,陈璋又和姜媛明确了对华国的态度,停止进贡是第一步,以后进一步的独立、分庭抗礼……
大夏国也是有尊严的,堂堂一国大将军差点被炸死,当然得做点什么。
陈璋还在京中,大夏投鼠忌器不敢太激进,便先忍下来,等到陈璋回去,这停止进贡的国书就可以送进京城了。
姜媛人在大湾,夏国总督印在她手上,这国书可以直接从大湾送到京城。
熊楚楚出来招待陈璋,听了陈璋和姜媛的对话,既欢喜又茫然,还有几分无奈……她的女儿,真的要去大夏做总督?
大夏的文武官员竟也支持她?这简直是像做梦一样。
只是,这相当于脱离藩属国身份的国书从大湾送进京城,会不会让姜丰难做?
熊楚楚问出了自己的顾虑。
姜媛笑道:“大夏助朝廷收复高丽,守住了民族大义。是朝廷对不起大夏在先,大夏以停止进贡作为抗议,陛下也不好说什么了。要怪就怪死去的傅冲好了,他这才是真正的妄开衅端。”
接着,神色一正说道:“我以后任大夏总督,自然要以大夏的利益为重,和父亲的立场有冲突是肯定的。这不是我们父女的事,是两国邦交的事。只要父亲行得正坐得正,皇帝和朝中其他人也无从攻讦。”
熊楚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叹息道:“你羽翼丰满了,我也不会拦着你,只希望你飞得更高、更稳。”
这个女儿,始终是她和姜丰的骄傲。
熊楚楚又对陈璋说:“佳恒过两个月也要生了,你要不要留下喝了外孙的满月酒再走?”
这一去大夏,以后就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了。想到丈夫和陈璋的情谊,熊楚楚也替丈夫留客。
陈璋笑着拒绝了:“我离开大夏一年多了,实在挂念国内防务,还是早日回去的好。”
熊楚楚点点头,没有再劝。这些人都是心怀天下的,家人在国事面前,就不那么重要了。
陈璋在大湾休整几日,高雷也赶紧回家整理行囊。
他是早就做好去大夏准备的,手中管理的事务都交接了出去,也让家人做好了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