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跌坐在凳子上,不住口地骂道,“混账东西,我一把年纪的人,还要给西夏人陪着小心陪着笑,为的就是多谈出一分好处来,大家好过个顺心日子。我在前面辛苦,你们在这里胡天胡地,我平日里教你的都喂了狗!便是畜生,也比你们更懂事些!如今惹出人命来,我也救不得了。”
一边骂,庞籍一边叫了下人来,将刘夔锁在书房里,不教人近前,只派两个家人守着,给他送些水和吃食,不准他出门与人接触。
安置完了刘夔,他走出家门,没有坐轿,也没驾车,急匆匆走在汴京大街上,风一吹,花白的胡子随风飘了起来,他也清醒了许多。
转眼间,庞籍已走到开封府前,还未来得及让人去叫门,便瞧见时任监察御史、权知开封府事包拯已走出府来与他见礼。
包拯道,“早收到使相的帖子,便是使相不请,我今夜也要去府上叨扰的。”
不待庞籍回答,包拯便拿出邸报问道,“这份东西,使相可看了?”
庞籍道,“我就是因为这个,才不得不深夜叨扰,急着和御史见面。”
此时天冷得紧了,街上少有行人,寒风刺骨,吹得庞籍的花白胡子不时飘起来,在他胸前晃悠。
他四下瞧了瞧,走近了些和包拯劝道,“不如,御史到我家里去相谈,总好过咱们两个老头子站在街上,像什么样子。而且这天冷得很,我年纪大了,望御史体谅。”
说着,他咳了一下道:“我朝规定,中枢和朝廷要员是不能随意进开封府和大理寺的,所以,我派了人来给御史下帖子,也是这个道理。”
见他这样说,包拯想了一下,唤下人赶了一驾车过来,吩咐道,
“拿几床棉被铺好,四周窗户封严实了,我和使相在车上议事,你们远远躲开,不叫,不准近前。”
庞籍见老包如此凑合,苦笑了一下,也不敢再提意见,便随他上了车。
二人分别坐定,庞籍先开了口,“我是这样想,我与御史一起,先了解一下情况,这事是归三司统管负责的,你我二人也只能监督,不能参与。不如,明日我也约了三司使来家中吃冬宴,到时有什么话,我和御史一起问他。”
包拯道:“我身为御史,不参与三司的政事,只是,我这里有一份杀人罪的案子,又与三司有关,不得不问。”
老庞一边听,一边挪了挪沉重的屁股,又掖了掖屁股底下的棉被,揉了揉略酸麻的腿。
他叹了口气,说了实话,“御史说的这事我也知道,这证人现就在我府中,被下人牢牢看着。”
包拯便道,“既是已有证人,为何不送到开封府来?不如我派个缉司官前去拘捕,也免得使相费事。”
庞籍忙拦道,“御史莫急,这人既是杀人案的证人,可也是另一桩事的主事人。说来巧了,他今日和我说,杭州府有一商铺被控告私藏货物,主事人出了事——便是邸报中所写的白家。我觉得事有蹊跷,便把他扣在府里,想明日叫了三司使来,我们一起细问。”
包拯和庞籍道,“不瞒使相,此事我已知道了,也派了人去查。因牵扯杀人案子,我未提前知会使相,还请使相见谅。也要向使相告知:我身为监察御史,是有弹劾的责任,不日我会上书,向官家言明此事。”
庞籍点头道,“不妨事,御史有职责所在,向官家如实禀告,理所应当。”
说着,二人互相告辞,庞籍转身回府去了。
包拯回到开封府,见展昭正灰头土脸地站在院里,脸瘦了一大圈,眼睛里满是疲惫,显见得是马不停蹄赶回来的。他便让展昭先去梳洗了,又叫他吃口东西,这才叫他到书房见面。
包拯询问了白玉堂和杭州的情况,又将邸报给他看了,低声细细叮嘱了几句。
展昭确实是一口气赶回来的,他见杭州府所有的快船都不见了,又气又急。
也亏得他脑子快,当即快马连夜跑到了宁波府,在宁波府雇了条快船。这才沿河道日夜兼程赶了过来。
算算时间,从杭州至东京汴梁,他一路几乎没有停歇,仅比白玉堂晚到了两日。
? ?“元丰库”在诸多史料中记载均不同,我查看过的几份资料,有显示是北宋,也有显示是南宋。历史上“元丰库”“元佑库”等,是宋朝政府的“封桩钱库”,即战时的物资库。平时也作为赈灾、赈粮等民生用处。
? “三司”是指北宋“元丰改制”之前的财政部门。
? 宰相属于中央一级的行政长官,“三司使”的行政职权也非常大,甚至在处理事务时,可以越过宰相,直接向皇帝汇报。原则上,宰相也不能直接干涉三司的具体事务。所以,故事里三司副使所说的“祸事”,以及财政的漏洞,宰相是不知情的。
? “枢密院”是宋朝的“中央军委”一级的部门,偶尔由宰相兼任“枢密使”,但宰相对枢密院没有任何行政职权,行军和派兵权由枢密副使负责,并直接由皇帝下令执行。
? 北宋的开封府尹一般由亲王担任,所以我们不能称包拯为“开封府尹”(这个title只有准太子能担任)。所以故事里,我们称包拯为御史。
? 历史上,包拯只在开封府担任“代理行政长官”,时间并不长。他在任职期间,将开封府对普通百姓开放。所有百姓都可以自由到开封府递交诉状,哪怕是民告官,开封府也同样会派人授理。
? 高阶官员不能随意进入开封府,哪怕是宰相。所以庞籍只能叫人将包拯叫出来议事,他不能直接进去。
喜欢开封1044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开封1044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