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妃声音陡然提高些许,带着几分愤慨。
“咱们大秦立国百年,最重孝道。连皇上都处处给太后您做榜样,晨昏定省,礼数周全,孝顺得天下称颂。”
“可云衿呢?先是设计陷害六公主,使其重病缠身,险些丧命;如今更是胆大包天,连她亲伯父都不放过,下手狠绝,不留余地。若是再这样纵着她,任其无法无天,以后还有谁能管得了她?”
“真等她哪日执掌宫权,或兵权在握,闹出更大的乱子,祸乱朝纲,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事实也证明,王太妃嘴皮子利索,不光会奉承讨好,更懂得如何煽风点火。
卫太后本来就不待见云衿。
现在听了这番话,心里立马起了波澜。
亲妹妹被她整倒,亲伯父也不得安宁,接下来是不是轮到别人了?
她这个当祖母的,是不是也早就不被她放在眼里了?
当然,卫太后确实是云衿的亲奶奶。
按常理说,她不该对自己的孙女那么反感。
更何况,云衿自小便聪慧机敏,容貌也颇为出众。
可她讨厌云衿,并不是因为云衿做过什么坏事。
而是打心眼里嫌弃她的出身。
卫太后最看重血脉清白,偏偏元武帝从没说过云衿生母是谁。
母亲身份不明,那血统能干净到哪儿去?
再加上云衿长大后行事荒唐,不守规矩,有时甚至当众顶撞太后。
如此放肆无礼,怎能不惹人厌弃?
卫太后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也许,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即便不动她性命,至少也要让她彻底失势,远离权力中心。
但她也清楚,想要动云衿,哪有那么容易。
元武帝对她宠爱非常,若无确凿罪证,贸然行事,只会惹来皇帝更大的反感。
更何况,这事还是顺着王太妃的意思走的。
她心里总觉得别扭。
可若完全置之不理,又怕将来追悔莫及。
王太妃悄悄观察着卫太后的脸色。
从最初的震惊,到隐隐的动摇,再到此刻的沉思。
一切尽在她的预料之中。
现在,只需要再添一把火,就能让这火苗燃成熊熊烈焰。
她低头,掩饰嘴角的一抹冷笑。
随后猛地抬高声音,喊道。
“云衿就是大秦的灾星!她不除,大秦迟早遭殃!我宁愿死在这里,也求太后和皇上别放过她!”
话音刚落,她从袖子里抽出一支尖头簪子。
秋姑姑吓得尖叫出声。
她几乎是本能地扑到了卫太后面前,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她与前方之间。
可王太妃根本没冲别人动手。
只见她反手一刺,锋利的匕首狠狠扎进了自己的脖子里。
鲜血“哗”地一下喷涌而出,溅落在地砖上,也溅上了近处宫女的裙角。
她睁大眼睛,死死盯着上座的卫太后。
直到断了气,整个人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双眼依旧瞪得大大的,充满怨恨与不甘。
“啊!”
整个万春宫瞬间乱成一团,尖叫声此起彼伏。
卫太后手按胸口,脸色煞白,呼吸急促得几乎喘不上气来。
她死死抓着秋姑姑的手,声音发抖,断断续续地低吼。
“这个贱人!她……她分明是想害我……她这是要栽赃我!要毁我名声!”
等等,不对!
她猛地一怔,脑海中闪过一丝清明。
这里不是当年的后宫了。
时间已经过去多年,权力的格局早已改变。
王氏,那个曾经与她争宠夺权的女人,如今早已失去了所有依仗。
她再也伤不了她分毫。
可她为什么要死?
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场合?
卫太后猛然清醒,一下子挺直了背脊,眼神从惊恐转为锐利。
她连声下令,声音虽仍在颤抖,却已恢复了几分威严。
“快去!把云衿叫来!马上!立刻!把那个祸害给我抓过来!我倒要看看,今日这场戏,到底是谁在背后主使!”
没人敢拦南溪。
她的气势太过凛然,眼神坚定如刀,仿佛早已看透一切阴谋。
最后还是宫里派了人,态度恭敬,语气谦卑,几乎是把她请着迎进了万春宫的大门。
她一踏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
殿内静得诡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的声音。
地上躺着一具刚断气的女人,脖颈处血迹未干,暗红的血泊正缓缓蔓延开来,触目惊心。
元武帝端坐在主位上,目光低垂,不知在想什么。
卫太后则坐在他身旁,脸上惊恐未定。
姜皇后坐在左侧下首,神情凝重,眉头紧锁;
而玉贵妃则坐在右侧,离皇上最近的位置,正拿帕子掩着嘴,指尖微微发抖。
可那双眼睛里,却藏不住幸灾乐祸的光。
南溪不动声色,脚步轻缓地走了进去,扫了眼四周。
随即,她径直走到玉贵妃跟前,站定。
玉贵妃正看着地上的尸体,突然察觉到不对,立刻抬起了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