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这是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啊”户部侍郎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决绝问题的方式让赵政暄很是不满。
“陛下恕罪。”户部倒是认罪人的很快。
“陈家远,你来说说。”赵政暄喊道。
“若是有一处宅子,京中朝野上下的大臣都是可用的,总之只要批阅的主考官不动剩下的都好解决。”陈家远道。
“你来说说。”赵政暄很是为陈家远说的话高兴,到底还是自己的人靠谱些。
“户部侍郎提出的修缮可以在十日之内完工,然后经过后期几日的检查,考场就没有问题,只是希望户部能好好配合”陈家远道。
“户部可能做到?”赵政暄。
“可以”户部侍郎不再推脱。
“之后便是每个考场都是封闭的房间,每个门口的侍卫都可以挑选京中的精兵强将,并且每个人在入考场前都带上红巾遮口,入场前一一核验,需要兵部尚书的配合。”
“这是自然,文试的我可以亲自来,武试可以让我的副将亲自去。”郑严霍道。
“好”赵政暄道。
“之后就是最麻烦的一项,每隔两个时辰在用饭的时候,第一个考场的监考官和副监考同时去下一个考场前,最后一个则顺位到第一考场前去,当然门口的护卫不用动,我想各位大人都是朝中的股肱之臣,这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陈家远说道。
“还是陈大人有主意啊。”被安排参与监考的一位大臣阴阳怪气“以前都是固定的位置,现在反倒变成流动的了,这什么道理”
“怎么你嫌麻烦?”赵政暄厉声问道。
“陛下息怒,老臣只是发声感慨罢了”大人低眉顺眼答道。
“哼,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退下,赵政暄看着离去的众人,心道‘一群老家伙在朕的面前耀武扬威,若是不能轻易的处罚,他真想将这些人全部换掉,但是到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但是他不知道早上的朝会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因为商正上午在处理左中书宋康元之前的东西,所以没有去参加早会,这时候左中书回到了决策院,将早上的事告知了他。
“宋大人是有主意吗?”商正问道。
“嗨,那有什么主意,陈大人的主意已经很是充分了。”宋康元说道。
“我与宋大人共事,知道您是不喧宾夺主之人,但是也是很是有主意的,可是有什么顾虑不妨说出来在下与你参详参详。”
商正将之前的一本奏折递给宋康元说道。
宋康元拿着这本奏折,看到里面的内容是参奏郑浩,私德不修,羞辱当朝大臣陈家远得到奏折,来人的奏折言语犀利,但是这个问题是之前已经解决了的,但是不等他思考,商正又递上一本奏折,正本奏折是参奏宸王殿下私德不修,以势压人,让南城百姓叩拜迎接的而且还收了人家送的婢女有坏皇家颜面,但是两份奏折却是同一个人写的,看到参奏人的姓名,他有些不淡定,不是因为这个人以下写了两份奏折,而是因为商正从这么多参奏人中,只拿出这一个人写的,瞬间觉得这个人很不简单。
“宋大人的顾虑是这个吧”商正站起身看着站在远处的宋康元道。
宋康元看着眼前人,多年的容貌未曾变化,跟当年一样少年身姿,英气勃发,双手交叉在背后,很是一派的胸有成竹,他能从一众的中书参赞和记录员中脱颖而出靠的可不是他年轻的脸蛋儿。
“商大人这是何意啊”宋康元马上收回自己乱七八糟的想法问答。
“我知道一连两封的这种奏折陛下并没有处理,而是由着他们胡来,让朝野上下颇有微词,我知道,这个人是你的人。”商正走到宋康元身后说出了那句,他心存侥幸以为他不知道的话,但是直到他听到他终于还是说出口了,心中虽说松了口气,但是确实后背一凉。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宋康元想用这句话搪塞过去,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以至于显得这个理由的很拙劣,而且能够轻易被人识破。
“宋大人,我要告诉你的是,陛下并不是没有处理,只是陛下觉得这种事没必要付诸朝堂,而且陛下也不是没有处置,只不过陛下不屑于在朝堂上说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宋大人,现在陛下应该还在文德殿,去吧,单独面见陛下,或许你会得到你要的答案。”商正道。
“若是我不按照商大人的做呢?”宋康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宋大人知道的,不要让我为难”商正完全不惧宋康元的眼神威胁,直直的与之对视。
片刻之后宋康元到了文德殿前,传事太监躬身去殿中传话,片刻功夫太监出来,宋康元进入殿中。
在决策院的商正再次坐回位置上开始收拾手中的奏折,这时赵善从后厅走出来
“你为什么要帮他”赵善问道。
“我不是在帮他,我是为了让这次的科举考试不出岔子”商正低头回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