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沪市的市场大,消费能力也强,你们的辣椒油要是真能打开销路,那前景可是相当可观的。”钱卫东说起生意,脸上的表情也多了几分认真,
林雪禾开始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姿态放的很低,“您是咱们轻工业局的领导,对沪市的市场肯定比我这个乡下丫头了总结的多。我就想问问,像我们这种外地来的小品牌,想在沪市站稳脚跟,有什么门道没有?”
钱卫东听着她一口一个“您”,一口一个“请教”,心里很是受用。
“门道嘛,肯定是有的。沪市不比你们小县城,这里水深着呢。你想做食品生意,首先就得跟各大国营商店、供销社打好关系,让他们愿意进你的货。
其次,你还得提防着本地的那些老牌子,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到哪儿都一样。”
钱卫东认真地说着,林雪禾听得是连连点头,“钱科长您说得对,这些我都想到了,就是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我们这初来乍到的,两眼一抹黑。”
钱卫东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你这个辣椒油,是想着做调味品,还是佐餐?”
“都有。”林雪禾立刻回答道:“可以直接拌饭、夹馒头,也可以用来炒菜、做凉拌菜,味道都很好。”
“你的思路很活,不过,光靠一个辣椒油,想在沪市打开局面,确实是有点单薄了,你有没有其他的一些想法?”
“钱科长您的意思是?”
“比如说,纺织业。”钱卫东话锋一转,看似随意的提了一句,“我们沪市的纺织业,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姑娘们都爱俏,都喜欢穿新衣服。但是呢,现在的布料,颜色还是单调了些,洗几次就容易掉色。你们村里既然能研究出这么好的辣椒油,那在别的方面,是不是也有什么‘祖传秘方’啊?”
秦卫东的话问的很巧妙,既是在打探林雪禾的底细,又像是在给她指一条明路。
“哎哟,钱科长,您可真是提醒我了。我们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别的不敢说,那染布的手艺可是一绝。就是用的都是些土法子,染出来的颜色虽然鲜亮,但是也容易掉色,在下面还能穿穿,在大城市就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林雪禾故意的说到了染布上。
“土法子,有时候也有大用处。”钱卫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现在我们市里好几家大型纺织厂,都在为这个染整技术头疼呢。国外的技术引不进来,自己研究又迟迟没有突破。尤其是那个色牢度的问题,还有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都成了老大难了。”
“我听说,最近上面好像有意向,要搞一个技术革新交流会,鼓励各个厂子,甚至是民间高手,都来献计献策。你要是真有什么好点子,这可是一个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来了。
林雪禾的心脏猛的跳了一下。
技术革新交流会,这不就撞上了?
“钱科长,您说的这个,我们乡下人能参加嘛?”
“只要你有真本事,为什么不能参加?”
林雪禾点点头,“您要这么说,我还真想试试,为了咱们国家纺织业做做贡献。”
“好好好,小同志有志气,不过想要去这个交流会,可不容易,毕竟市里几家大的纺织厂肯定都会派人去。比如,实力最雄厚的那个‘前进纺织厂’,还有一直在追赶的‘国营第二纺织厂’。”
前进纺织厂,林雪禾记得清清楚楚的,原书里,苏曼婷的父亲苏建国,就是前进纺织厂的厂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钱科长,那您说的这个前进纺织厂,是不是……就是苏建国苏厂长那个厂子?”林雪禾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钱卫东诧异的看了一眼:“哦?小同志,你还知道苏建国?”
“之前有听说过。”林雪禾含糊的说道。
钱卫东是什么人?在机关里混了半辈子了,察言观色的本事那可是一流的。
他一看林雪禾那表情,再联想到刘爱国电话里提过一嘴,说她前夫是被一个沪市厂长前进抢了才开始做生意的。他的心里立马也就猜了个七七八八的了。
看来,这个听说过,恐怕是......。
“原来是这样,苏建国这个人嘛,能力是有的,就是……为人傲气了点,仗着厂子效益好,不太把别人放在眼里。尤其是他那个儿子苏明哲,在沪市圈子里可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整天开着小汽车惹是生非,没少给他爹添麻烦。”
苏明哲。
林雪禾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书里那个反派的形象。
“至于国营第二纺织厂嘛,”钱卫东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惋惜,“那是个老厂子了,设备陈旧,思想也保守,这几年一直被前进厂压着打,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厂长姓周,是个老实人,就是有点太固执了,守着那些旧规矩不肯放手,厂子都快被他拖垮了。”
一个傲慢自大,一个固执保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