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乱世风云 雪阻征途
十月的中山国已染上初冬的萧瑟,卢奴城外的田野里,收割后的稻茬整齐地排列着,偶有几只麻雀落在上面啄食,被巡逻的士兵惊得四散飞起。刘进坐在驿馆的窗前,手中捧着几份刚收到的战报,眉头随着阅读微微起伏。
最先传来消息的是幽州。战报上写着,经过数月苦战,再加上张角身死的消息传至军中,幽州黄巾的士气彻底崩溃。公孙瓒率领的“白马义从”如利刃般撕开敌阵,与各州援军合力,终于将邓茂、程远志两部黄巾彻底击溃,二贼皆被斩杀,幽州全境光复。
“倒是没想到,幽州黄巾竟能撑这么久。”刘进放下战报,有些感慨。按他记忆中的轨迹,幽州黄巾本是最早被剿灭的,如今却拖延数月,想来是乱入的势力让战局变得复杂了些。他看向窗外,心中暗道:公孙瓒能脱颖而出,倒也不负“白马将军”之名,只是此人过于刚愎,日后怕是难成大事。
紧接着是荆州南阳的战报。南阳黄巾在太守秦颉的死守下早已元气大伤,张曼成、赵弘先后战死,只剩韩忠困守宛城。朱儁率军赶到后,与秦颉两面夹击,韩忠兵败被杀,南阳黄巾彻底覆灭。
“朱儁用兵果然沉稳。”刘进点头赞许。朱儁与皇甫嵩并称“汉末双璧”,其能力毋庸置疑,有他坐镇荆州,南方局势当可无忧。
最让刘进关注的,还是兖州的消息。战报上的内容让他有些哭笑不得——黄巢所部已被剿灭,而覆灭的原因,竟与他自身脱不开干系。
原来黄巢占据兖州后,不改前世习性,在境内拿着人家的族谱大肆屠戮当地的世家大族。兖州境内的袁、曹、陈,高,吴等等名门望族,除了少数在外者以及事先得到消息奔逃者,几乎被一网打尽。
然而黄巢此举确是彻底激怒了天下士族,不等朝廷下令,各地世家便自发组织兵力,袁绍、袁术兄弟亲率部众驰援,曹操更是带着两千骑兵星夜赶来,剩下的其他世家大族也是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与皇甫嵩合力围剿。而皇甫嵩的兵马更是从三万多人暴增到了十余万人,可见世家大族的强大。
在天下士族的联手绞杀下,黄巢的队伍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孤舟,很快便土崩瓦解。最终,这位“冲天大将军”在泰山虎狼谷力竭自尽,但其临死前却仍大骂士族误国,声音传遍山谷。
“果然还是这性子。”刘进揉了揉眉心,心中却警铃大作。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掌控着土地、人口与舆论,绝非此时的自己能够撼动的。黄巢的结局就是明证——即便强如他,在士族联手面前也不堪一击。
“看来,行事还需谨慎。”刘进喃喃自语。在没有绝对实力之前,与士族保持平衡才是上策,贸然激化矛盾,只会重蹈黄巢的覆辙。
各州战报梳理完毕,刘进心中对天下局势已有了大致判断:张角已死,黄巾主力溃散,剩下的不过是些残部,但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士族借平乱之机扩充势力,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朝廷的权威已如风中残烛。
就在他思索下一步动向时,一名亲卫捧着一封明黄色的卷轴走进来,单膝跪地:“主公,朝廷诏令到了!”
刘进连忙起身接旨,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命中郎将刘进率本部兵马即刻前往青州,配合左中郎将皇甫嵩,清剿青州黄巾刘福通部及张梁、张宝残众,不得有误。
“青州吗?”刘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皇甫嵩是当世名将,此刻正率大军围剿青州,身边定然聚集了不少能人异士。若是能在青州立下战功,既能巩固自己的地位,也能趁机结交些人脉,确实是个好机会。
更重要的是,张梁、张宝带着巨鹿残部逃往青州,刘福通本就势大,两股势力合一,青州战局定然复杂。皇甫嵩虽强,却也需要帮手,自己这边还有三千五百本部兵马,到了青州自然能派上用场,而对于刘进来说,这也可能是捞取功劳最后的机会了。
“传令下去,即刻收拾行装,明日一早拔营,前往青州!”刘进当机立断。
当晚,他来到甄家,与甄逸、甄姜道别。甄姜虽有不舍,却知军国大事为重,只是默默为他整理好行囊,将一枚暖手的玉珏塞到他手中:“夫君一路保重,妾身在中山等你回来。”
刘进握住她的手,温声道:“放心,此去青州不过是清剿残敌,用不了多久便会回来。我已与父亲商议过,甄家与平城的商路即刻开通,田丰会派人接应,你们尽管放手去做。”
甄逸也道:“将军尽管安心出征,家中之事有老夫打理,定不会出乱子。”
刘进点头致谢,又叮嘱了几句,才返回营中。
次日清晨,主角手下三千五百精兵在卢奴城外集结完毕。岳飞、关羽、张飞、薛仁贵等将皆披甲上阵,甄家派来的几名账房先生也在甄家一位族人甄续的带领下随军同行——他们熟悉青州地形,又擅长筹措粮草,正好能帮上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