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穷途末路 黄巾终灭
太末县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灰败的光泽,城头上插着的“方”字大旗早已褪色,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却透着一股穷途末路的萧瑟。朱儁与刘进的大军追到城下时,正看到方腊的士兵在城墙上忙碌——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一群临时拼凑的百姓,有须发斑白的老人,有面黄肌瘦的少年,甚至还有几个妇女抱着孩子,手里握着锈迹斑斑的刀枪,眼神里满是恐惧。
“报——方腊将太末县周边所有能召集的人都拉上了城墙,凑了三万兵马,却大多是老弱妇孺!如今,周边村镇已经空无人烟。”斥候跪在地上,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忍。
朱儁勒住马缰,望着城头上那些瑟缩的身影,眉头紧锁:“方腊已是困兽犹斗,竟连百姓都不放过。”他沉默片刻,对身边众将道,“传我将令,围三缺一。刘进率部攻北门,孙坚、张邈攻西门,黄忠、张超攻南门,留下东门,陶谦、黄祖率军在东门外设伏,待方腊出逃,一举擒杀!”
“末将领命!”众将领命而去。刘进望着太末县城,心中清楚,这将是平定方腊的最后一战,也是黄巾之乱的收尾之战。
次日天刚亮,攻城的号角便响彻云霄。汉军阵中,汉军众将士结成军阵,朝着城墙而去。弓箭手躲在盾牌后,朝着城头射箭,压制敌军的防守。
北门这边,刘进亲自坐镇指挥。当时,负责指挥的还是岳飞,刘进负责坐镇。
乐进自请为先锋,抱着盾牌冲到城墙下,踩着云梯向上攀爬。城头上的黄巾士兵虽慌乱,却也依着方腊的命令往下扔石头、泼热油。乐进的盾牌被砸得噼啪作响,手臂震得发麻,却依旧咬牙向上,终于在云梯被推倒前,一把抓住了城头的垛口,翻身跃了上去。
“杀!”乐进落地的瞬间,环首刀已出鞘,顺势劈倒两名试图阻拦的黄巾士兵,随即转身对着城下大喊,“弟兄们,上来!”
城下的士兵见状,士气大振,纷纷踩着云梯向上冲。熊阔海与裴元庆一左一右,如同两头猛虎,跃上城头后抡起兵器,将周围的黄巾士兵打得哭爹喊娘;张飞更是勇猛,蛇矛一扫,便清空了一片区域,硬生生在城头上撕开一道口子。
守将方杰一看不好,赶紧带人来支援,想把他们从城墙上赶下去。可惜,他也是运气不好,遇到了这几个猛将。不三合,方杰就被裴元庆砸死,随即,黄巾士卒开始了溃败。
“打开城门!”乐进率先下了城墙,朝着城门的方向冲去,身后跟着数百名汉军士兵。城门边的黄巾士兵本就心惊胆战,见四员猛将杀来,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抵抗?乐进等人没费多少力气便夺下城门,将沉重的城门缓缓拉开。
“杀进城去!”岳飞见城门打开,当即下令。汉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城内的黄巾士兵展开巷战。
与此同时,西门的孙坚也已攻破城门。他手持古锭刀,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刀光闪过,便有一名黄巾士兵倒下。张邈率军紧随其后,肃清着街道两侧的残敌。城中的黄巾士兵本就无心恋战,见汉军从两个方向杀来,顿时大乱,纷纷扔下兵器四散奔逃。
南门的黄忠与张超也进展顺利。黄忠的弓箭压制着城头的敌军,张超率军架起云梯,很快便攻上城头,打开了城门。三面汉军在城中汇合,如同一张大网,朝着县衙的方向收缩。
县衙内,方腊正焦躁地踱步。他身上的铠甲沾满尘土,头发散乱,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听到北门、西门、南门相继被攻破的消息,他眼前一黑,险些栽倒。
“父亲,我们快逃吧!”儿子方天定拉着他的衣袖,声音带着焦急,“汉军杀进来了!”
方腊看着儿子惊恐的脸,又看了看窗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猛地一咬牙:“走!从东门走!那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父子俩带着数十名亲兵,从县衙后门逃出,一路朝着东门狂奔。城中的街道上已是一片混乱,汉军士兵正在肃清残敌,偶尔有溃兵从身边跑过,却没人注意到这队仓皇逃窜的人马。
东门的城门果然没有被攻破,甚至连守卫都寥寥无几。方腊心中一喜,以为真的有了生机,连忙带着亲兵冲出城门。
然而刚出城门,没走五里,便听到一声断喝:“方腊匹夫,哪里逃!”
两侧的密林里忽然冲出无数汉军士兵,为首的正是陶谦与黄祖。黄祖手持大刀,指着方腊怒吼:“奉朱将军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放箭!”陶谦一声令下,早已拉满的弓弦同时松开,箭雨如乌云般罩向方腊等人。
亲兵们连忙举起挥舞兵器格挡,却哪里挡得住密集的箭雨?惨叫声接连响起,亲兵们一个个倒下。方腊护着方天定,试图冲开一条血路,却被迎面而来的箭矢射中。他低头看了看胸前的箭羽,又看了看同样中箭的儿子,眼中的光芒渐渐熄灭,父子俩一同倒在血泊中,被后续的箭雨彻底覆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