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光传喜讯,京城邀约踏门来
西市街的晨光刚把“晚星酪铺”的木窗染成浅金色,老槐树的叶子上还挂着露珠,苏辰就举着手机冲进铺里,声音里满是激动:“林姐姐!沈奶奶!中华传统饮食博物馆的邀请函到了!他们请我们下周去北京做非遗酪道讲座,还要现场演示酪品制作!”
林晚星正帮着刘达整理线上订单,听到这话手里的打包袋都差点掉在地上:“真的?我们的柳氏酪道真的能进北京博物馆了?”沈玉容也放下手里的“学酪笔记”,眼眶有些发红:“太奶奶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开心!当年她总说,想让柳氏酪道被更多人知道。”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老郑笑着走进来,手里拿着本刚印好的杂志:“林老板,你们看!我写的文章登在《美食文化》杂志上了,还配了你们做桂花酪的照片!”
林晚星刚要道谢,腕上的“酪”字印记突然发烫,眉心系统光屏“唰”地亮了:
【柳氏酪道传承系统·京城展演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赴北京参加非遗酪道讲座及展演,让柳氏酪道走出西市街,走向全国】
【关键线索:展演需要准备“代表性酪品”,除了已有的春芽酪、夏荷酪、桂花酪,还需复原“秋栗酪”作为“四季酪品”的完整展示;苏明哲记得苏明远的笔记里有“秋栗酪”的配方,但“古法去栗皮”的工艺已失传;另外,需要准备“便携版酪品”,方便在北京现场分发给观众品尝】
【隐藏危机:北京某知名甜品品牌“御味轩”的老板赵总也看到了老郑的文章,他想“合作”——让晚星酪铺交出配方,由“御味轩”批量生产,给晚星酪铺“授权费”;如果不同意,他就打算在展演当天“搅局”,质疑柳氏酪道的“市场价值”】
二、合作藏算计,剧情反转现野心
“林老板,恭喜啊!”一个穿着西装、戴着金表的男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个助理,正是“御味轩”的赵总。他笑着递过一张名片:“我是‘御味轩’的赵天磊,看到老郑先生的文章,对你们的柳氏酪道很感兴趣。”
林晚星接过名片,客气地问:“赵总,您找我们有什么事吗?”赵天磊往铺里扫了一圈,目光落在“柳氏四季酪道全谱”上:“我想和你们合作!你们把配方交给我们,我们用现代化设备批量生产,给你们每年五十万的授权费。你们想想,不用辛苦做酪,还能赚大钱,多好!”
苏明哲立刻皱起眉:“不行!这些配方是苏、柳两家的心血,不能用来批量生产!我们做酪,讲究的是‘手工制作,时令新鲜’,批量生产会糟蹋了这门手艺!”
赵天磊却不以为意:“苏老先生,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手工做酪又慢又累,哪有批量生产赚钱?你们的柳氏酪道虽然是非遗,但没有市场价值,早晚要被淘汰!”
系统光屏瞬间弹出【核心剧情反转·坚守之辩】:
【赵天磊的真实目的:“御味轩”最近销量下滑,想借“非遗配方”炒作,用工业原料模仿柳氏酪品的味道,降低成本,获取暴利;他知道晚星酪铺要去北京展演,想先“利诱”,如果不行,就现场质疑,让观众觉得“柳氏酪道不实用”】
【苏明哲的关键记忆:苏明远的笔记里不仅有“秋栗酪”的配方,还有“古法去栗皮”的口诀——“栗泡温汤,刀划十字,蒸五分,凉一分,皮自脱”;另外,笔记里还记载着“柳氏酪品的市场之道”——“以心换心,以味留人,不求量多,但求味真”】
【破局之法:尽快复原“秋栗酪”及衍生小吃,用完整的“四季酪品”证明柳氏酪道的“时令价值”;同时准备“手工vs批量”的对比品尝,让大家感受手工酪品的独特味道;另外,在展演时讲述苏、柳两家的传承故事,用“情感价值”打动观众】
“赵总,我们不会和你合作的。”林晚星坚定地说,“柳氏酪道的价值,不在‘赚钱’,而在‘传承’。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手工酪品的味道。”
三、秋栗酿新酪,配方藏着匠人心
“我们现在就复原‘秋栗酪’!”苏明哲翻出苏明远的笔记,指着其中一页,“你们看,这就是‘秋栗酪’的配方,还有‘古法去栗皮’的口诀!”
林晚星立刻让刘达去采购新鲜的板栗,沈玉容则准备发酵菌种:“我们要赶在去北京前,把‘秋栗酪’做出来,让北京的观众尝尝真正的秋季酪品!”
系统光屏同步弹出【柳氏酪道·秋栗酪(四季完整版)】,字迹带着秋日的醇厚气息:
(一)秋栗酪·四季完整款
- 适配场景:非遗展演,四季展示
- 基础原料:
- 鲜牛奶1000ml(辰时前取本地黑牛乳,三层纱布过滤)
- 新鲜板栗200g(秋分后采摘的迁西板栗,颗粒饱满)
- 柳氏秘制发酵菌种6g(秋季专用菌种,能激发板栗的醇厚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