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巷口冷铁鏊,老锅盔失客
平州城街角的油茶香还在飘,巷口的老铁鏊却蒙着层薄炭灰。林晚星帮刘婶送完托管班的课间套餐订单,腕间的“酪”字印记忽然泛起麦香混着炭火的焦脆暖意,顺着青石板往巷口走,就见陈叔坐在自家“陈记手工锅盔铺”的石凳上,手里攥着柄磨得发亮的铁刮板,面前的老铁鏊空荡荡的,鏊面还沾着点没刮净的锅盔碎屑。
“晚星姑娘,你来得正好——你说说,我这烤了三十八年的锅盔,怎么就没人买了呢?”陈叔的声音带着粗劲,他穿着件藏青布坎肩,衣襟沾着点炭灰印,头发用粗布巾扎在脑后,鬓角的白发里还夹着点面粉;旁边的老铁鏊是他父亲传下来的,鏊边刻着“陈记锅盔”四个字,铁面被炭火烤得泛着幽光,只是此刻冷得没了温度。
林晚星记得,小时候跟着爸爸来巷口,总能闻到陈叔的锅盔香。陈叔的锅盔是老平州的做法,用中筋面粉加温水、酵母和少许盐揉成硬面团,醒发后擀成厚饼,表面刷油撒芝麻,老铁鏊烧至发红,把饼贴在鏊壁,盖紧盖子用炭火焖烤,出炉时外脆里软,咬着带股子炭火焦香,装在油纸袋里,热乎得能焐热手心。以前巷口的街坊、跑运输的司机、放学的孩子,每天都要绕过来买一块,铁鏊前总排着长队。
可半个月前,巷口斜对面开了家“速食面点店”,卖着装在塑料袋里的预烤锅盔,微波炉热三十秒就能吃,还搞“买二送一”的活动。从那以后,陈叔的锅盔铺就冷了下来,每天烤好的一炉锅盔,大半都得剩着,连常来的王司机都改去买速食锅盔:“陈叔,不是您的锅盔不好吃,是人家那锅盔热着快,我拉货赶时间,没空等您现烤啊。”
“我这锅盔得慢慢烤,急不得——面没揉透发柴,火没烧匀夹生,烤得太急外焦里生没滋味。”陈叔摸着老铁鏊,指腹蹭过鏊边的刻字,“这铁鏊是我爹活着时给我留下的,那时候他揉面我烧火,刚烤好的锅盔能香透整个巷口。现在他走了,铁鏊冷了,连锅盔香都留不住了……”
正说着,速食面点店的老板赵磊提着个塑料袋路过,瞥了眼陈叔的锅盔铺,轻笑道:“陈叔,您这老铁鏊也该扔了!现在谁还等你烤十五分钟锅盔?我给您六十文,把这鏊收了当废铁,您也早点歇着,别守着这破铺子遭罪了!”
陈叔把铁刮板护在怀里,腰杆挺得笔直:“我不卖!这铁鏊是我和我爹传下来的,烤的是街坊的念想,就算没人买,我也要烤下去!”
林晚星腕间的印记忽然亮了,系统光屏随之浮现: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巷口锅盔焕新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陈叔盘活手工锅盔铺,拓展锅盔品类,适配现代客群,完成“陈叔守鏊”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父子传承手艺”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巷口客群涵盖运输司机、上班族、学生、夜宵人群,偏爱“外脆里软、口味多样、方便携带”的锅盔,既需要“经典芝麻锅盔”,也想尝试“咸香葱花锅盔、甜香红糖锅盔”;陈叔做锅盔手艺扎实,但只有芝麻锅盔一种,品类单一,出餐慢;巷口附近有粮店、杂货店、菜场,面粉、芝麻、葱花、红糖等原料易获取;陈叔擅长揉面、控火,只是不懂创新品类和提前备餐】
【隐藏危机:赵磊为了逼走陈叔,暗中在他的锅盔里加了苦味剂,还跟街坊说“陈叔的锅盔发苦,面坏了还敢卖”;更过分的是,他趁陈叔去买面时,偷偷往炭火里加水,导致铁鏊温度骤降,陈叔浪费了好几炉锅盔】
二、老锅盔试新味,陈叔重拾铁鏊
林晚星拿起油纸袋里剩下的一块锅盔,咬了一口——外脆里软,麦香混着芝麻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她拍了拍陈叔的手:“陈叔,您的锅盔还是那么好吃,没人来不是因为不好吃,是因为品类少、出餐慢。咱们多烤几种锅盔,提前揉好面团醒发,客人来直接擀饼烤,再搞点‘锅盔+酱料’的套餐,肯定能让街坊回来!”
陈叔叹了口气:“可我只会烤芝麻锅盔,也不知道怎么提前备餐……”林晚星从包里拿出柳氏手记,翻到“古法锅盔谱”那一页:“陈叔,我教您!咱们按街坊的需求做几款锅盔,要是三天后能卖光,您就继续守着铁鏊;要是卖不完,我帮您找销路,让更多人知道您的老锅盔!”
陈叔眼里泛起光,攥着铁刮板的手紧了紧:“晚星姑娘,我听你的!”当天下午,林晚星陪着陈叔去巷口的粮店买面粉,又去杂货店挑了芝麻、红糖,菜场买了葱花,回来后两人围着老铁鏊忙起来,陈叔揉面醒发,林晚星帮忙调馅、设计套餐,老铁鏊终于又烤起了金黄的锅盔,焦香的麦味慢慢飘满了巷口。
(一)经典芝麻锅盔·咸香款
- 适配场景:运输司机、午餐人群当主食,顶饱耐饿
- 基础原料:
- 主料:中筋面粉500g(加温水250ml、酵母5g、盐3g,揉成硬面团醒发1.5小时)、白芝麻100g(炒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