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雾送豆,货郎寻味求新糕
山坞的晨雾裹着微凉的水汽,院外的老槐树叶片上凝着露珠,风一吹就滚落在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陈晚星刚把苏茶娘送的龙井泡上,就听见院门口传来“叮铃铃”的铜铃声,探头一看,是镇上走街串巷的刘货郎,他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个布包,车把上挂着串铜铃,正笑着朝院里望。
“晚星姑娘,景渊兄!”刘货郎推着车进院,独轮车碾过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这是我从江南捎来的绿豆,颗粒饱满,晒得干爽,想着你们做点心能用,就特意送些来。”他打开布包,绿豆呈青绿色,圆润光滑,凑近闻能嗅到淡淡的豆香,一点霉味都没有。
晚星赶紧接过布包,往屋里让刘货郎:“刘货郎快进屋坐,刚泡了龙井,您尝尝解解乏。”她抓了把绿豆放在手心,颗粒均匀,没有碎豆:“这绿豆好!做出来的糕肯定细腻,不糙口。”刘货郎坐在炕边,喝了口龙井,笑着说:“可不是嘛!我家老婆子夏天就爱喝绿豆汤,这阵子天凉了,想让她吃点绿豆做的糕,上次听张掌柜说你们做的枣糕好吃,就来问问能不能做些绿豆糕。”
这时谢景渊从储物间出来,手里拿着个瓷罐,里面装着些麦芽糖:“刘货郎来得巧,这是前几日镇上糖铺换的麦芽糖,正想着配绿豆做糕。”他打开瓷罐,麦芽糖呈琥珀色,质地黏稠,带着浓郁的麦芽香,“绿豆清热,龙井解腻,加些麦芽糖做糕,甜而不齁,老人家吃正好。”
刘货郎眼睛一亮,从独轮车上取下个纸包:“我还带了些去皮的冬瓜糖,都是切成小丁的,加进糕里能添些清甜,还不用放太多糖。”他打开纸包,冬瓜糖呈半透明状,颗粒小巧,甜香浓郁,“这冬瓜糖是江南那边的手艺,不粘牙,配绿豆正好。”晚星接过纸包,捏了块冬瓜糖尝了尝,清甜不腻:“冬瓜糖正好!能让糕的味道更丰富,还能中和绿豆的清苦,好吃又清爽。”
正说着,院外传来阿砚的声音,他背着画夹,手里拿着个小茶罐,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晚星姐姐!师父!我从苏茶娘那里借了点新龙井,今天要把龙井绿豆糕画下来,寄给小师妹!”他凑到布包前,拿起一颗绿豆:“这绿豆好绿!比上次镇上买的还新鲜,做出来的糕肯定好看!”
二、龙井绿豆糕·清茶香软款
- 适配场景:午后茶点、节日伴手礼、老人零食,常温密封可存15天(放入带盖锡盒,每层垫油纸),冷藏可存30天(食用前无需加热,直接食用即可,冷藏后口感更紧实),口感细腻绵软,无粗糙颗粒感,绿豆的清香、龙井的茶香与麦芽糖的甜润融合,甜而不齁,带着淡淡的清凉感,适合秋冬季节配热茶食用,老人小孩都能吃,尤其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人群。
- 基础原料:
- 主料:刘货郎送的绿豆500g(选颗粒饱满、无虫眼的,去皮后净重350g)、苏茶娘送的龙井茶叶10g(选明前龙井,香气浓郁,无碎末)、刘货郎送的冬瓜糖50g(选半透明、无硬芯的,切成0.3cm见方的小丁)、麦芽糖80g(调节甜度,增加糕体黏性,避免松散)、白砂糖50g(根据个人口味增减,绿豆本身有清苦,需适量加糖)、低筋面粉100g(增加糕体韧性,避免过软塌陷,无低筋面粉可用中筋面粉加20g玉米淀粉混合代替)、玉米油60ml(防粘用,可用无味菜籽油代替,分两次使用)
- 辅料:熟糯米粉30g(防粘用,将糯米粉放入无油平底锅,小火炒3分钟至微黄)、龙井茶水50ml(泡茶叶用,用80℃热水冲泡,避免水温过高破坏茶香)、方形模具1个(25cm×15cm,深3cm,内壁刷油防粘)、蒸锅1个(蒸绿豆用)、料理机1台(打绿豆泥用,无料理机可用勺子压烂,过筛后更细腻)、纱布1块(过滤绿豆泥用)、刮刀1把(整理糕体表面,确保平整)、电子秤1台(称量原料,确保比例准确)、密封锡盒1个(储存用,带盖)、油纸若干(垫在锡盒中,防粘)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绿豆处理:绿豆洗净,放入大碗中,加入足量清水浸泡4小时(或冷藏浸泡过夜,泡至绿豆完全膨胀,用手能轻松捏碎);泡好后捞出,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蒸至绿豆软烂,用勺子一压就成泥);取出后放入纱布中,挤干多余水分(水分过多会导致糕体过软,难以成型),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细腻的绿豆泥(若没有料理机,可用勺子将绿豆压烂,过筛2次,确保无颗粒),备用。
- 龙井处理:龙井茶叶用50ml 80℃热水冲泡5分钟(水温过高会使茶叶变苦,影响口感);捞出茶叶,沥干水分,切成碎末(碎度约0.1cm,避免颗粒过大影响糕体细腻度);龙井茶水分装在两个小碗中,一碗用于调绿豆泥,一碗备用(保留茶香,避免浪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