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匠的效率很高!头天下午才定下的方案,一夜之间,那片金边黄杨迷魂阵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立了起来。
从山顶筹建处望下去,就像一片精心修剪过的、闪着金光的绿色云朵,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一大早,我就接到安保部的电话,说迷阵的主要设备基本调试好了,两位大匠想让我们提前感受下。
我心痒难耐,正好也觉得最近压力山大,需要放松一下(主要是好奇),于是一个电话拽上王丹和林九渊:“走!带你们去看个咱们园区的新玩具,顺便放放风!”
迷宫入口处,周不通和徐大膀早已等候多时,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神秘兮兮的、仿佛藏了什么宝贝的笑容。
见我们从电瓶车上下来,他俩也不多话,笑着将我们引入阵内。
一进去,感觉就不同了。
那些两米多高的黄杨树墙仿佛自带一种奇特的氛围,外面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开来,空气都似乎变得清凉了些。
周徐二位大匠并没有在前面带路,而是故意落后我们五六米远,不远不近地跟着,一副“你们先玩,我们垫后”的看戏模样。
迷阵里青砖铺就的小路有两三米宽,三人并排走着,丝毫不感到拥挤。
我们一开始还没当回事,甚至有点郊游的心态。
林九渊还指着旁边树墙上精致的修剪痕迹点评:“啧,手艺不错,赶明儿给我们家树也修修。”
王丹则更关注细节,她指着地上几个用白色涂料画好的圆圈,以及旁边几个正在用激光测距仪定位的工人问道:“周师傅,这是做什么的?”
周不通快走几步跟上,解释道:“王总细心。此为‘迷途驿站’。为防止有游客(尤其是孩童)长时间困于阵中,产生焦虑恐慌,特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提供免费饮用水、纸巾、简易医疗包(处理轻微擦伤扭伤)。最关键的是——”
他指了指驿站最显眼位置的一个设计——一个醒目的、巨大的、红色的求助按钮,外面罩着透明防水罩,旁边画着清晰的呼叫图标。
“一旦按下,附近巡逻的安保人员佩戴的接收器会立刻报警,并精准定位,五分钟内必到。同时,阵内隐藏的广播也会进行语音安抚。”周不通补充道,考虑得相当周全。
林九渊闻言嗤笑一声:“嘿!就这巴掌大的地方,还用得着这玩意儿?五分钟?我看五分钟够我逛三圈出去了!” 他脸上写满了“小题大做”。
周不通也不争辩,只是笑着拱拱手:“林总艺高人胆大,自是最好。”说完又退回到后面。
我们三个继续往里走,开始还说说笑笑,试图凭记忆和方向感摸索。
但很快,我们就笑不出来了。
这鬼地方邪门得很!
明明记得刚从一个直角拐弯过来,发现前面是死路,想着“哦豁,走错了,退回去呗”。
结果一回头——身后的路压根不是刚才来的那条了!墙还是那样的墙,但岔路口的位置、数量全变了!
“诶?奇了怪了,刚才这明明是个丁字路口,怎么变十字路口了?”我挠着头,有点懵。
王丹最冷静,她拿出手机想看看定位,结果发现信号格若有若无,导航软件完全失灵。“不对,这迷宫……好像在动?”她蹙着眉,说出了最可怕的猜想。
不是好像,它就是特么的在动!
不仅仅是路径变化,连拐角的形状都让人抓狂!
一会儿是标准的90度直角,让你觉得规律可循;
下一秒就变成了柔和的圆角,让你失去方向参照;
再走几步,它可能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悠长的弧形,走着走着你就彻底迷失了东南西北!
阳光被高高的树墙切割得支离破碎,投下晃眼的光斑,更添了几分眩晕感。
我们仨就像三只没头苍蝇,在里面左冲右突。
林九渊早就没了之前的嚣张,额头冒汗,嘴里嘟囔着“不对啊”、“这不可能”,试图用他那点可怜的数学知识计算路径,结果完全是徒劳。
王丹则试图用最笨的办法——一直贴着右边墙走(理论上总能走出去),但走了十分钟后发现又回到了一个做过标记的“迷途驿站”,气得她差点想按那个求助按钮。
我最惨,方向感本来就弱,这会儿更是彻底麻爪,只能跟着他们俩乱转,感觉自己腿都走细了。
最后,还是周不通和徐大膀看我们实在狼狈(可能也怕耽误正事),才笑着走上前来。
他俩也不指明具体方向,只是在某些关键的岔路口看似随意地提醒一句“东家,这边请”或者“从此处折返似更佳”。
就这么着,在我们晕头转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终于眼前豁然开朗——我们出来了!
重新呼吸到开阔地带的空气,我们三个互相看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带着点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自己刚才傻样的自嘲。
“服了!我真服了!”林九渊喘着气,对着周徐二位大匠竖起大拇指,“这玩意儿……真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