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爷,赵黄巢既然敢在斩魔台上邀你论道,必然已布下万全之策,还请驸马止步。”
赵黄巢修行已达三甲子,已成道门大真人。
虽有飞升资格,却甘愿留于人间,只为延续璃阳王朝的气运。
这样的人物所设的后手,自然非同一般。
即便李纯罡深知李明升修为深厚,仍担心他会陷入圈套。
“老剑神不必多虑,任他千般手段,我自有剑应对。”
李明升微微一笑,迈步向前,与李纯罡擦肩而过。
众人听后,无不惊叹他的胆识。
明知前方危机重重,仍毫不犹豫前行。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并不明智。
但李明升此举,却让天下人由衷敬佩。
只是这位邶凉驸马与璃阳皇室老祖之间,究竟谁更强?
无人可知。
只见李明升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白衣随风飘扬,走过漫长的龙虎山石阶。山巅风势更急,吹动他如墨的长发。
他神色从容,最终登上山巅。
眼前赫然出现一座巨大的斩魔台。
此台原本并无此名,因龙虎山上一代掌教齐玄真曾在此斩灭魔门六大天魔,故得名“斩魔台”。
斩魔台上,
一位道骨仙风的道人盘坐云间,宛如仙人垂钓。
正是隐居龙虎山修道的璃阳皇室老祖——
赵黄巢。
这位身负春秋十三甲中数甲之名,为护璃阳气运而留在人间的道门高人,
此刻望向李明升的眼神,也透出几分敬意。
“道友胆识,老道佩服。”
“不过,道友是否太过自信?”
“老夫修行三甲子,百年前便可飞升,如今距离天人境界只差一线。天下能胜我者,屈指可数。”
赵黄巢声音如雷,震动龙虎山。天际乌云翻滚,气氛愈加凝重。
他缓缓起身,周围风势愈烈。
陆地仙神的修为在这一刻展露无遗,罡气流转,形成一股强大的气势,笼罩斩魔台四周。
“你以阳谋逼我,借王朝之力昭告天下,逼我来龙虎山斩魔台与你论道。”
“如今我来了,为何反而是你迟疑不前?”
李明升朗声大笑,尽显江湖豪情。
赵黄巢听后,终于不再犹豫。
道袍飘动,浩然内力如江河奔涌,瞬间覆盖天地。道家术法达到巅峰,符文自虚空中浮现。
“天罡伏魔大阵,起!”
赵黄巢一声怒喝,斩魔台四面紫光闪耀,大阵从台上腾起,笼罩天地,隔绝内外。
天穹之上,云海翻腾,仿佛有无数雷霆汇聚!
“天罡伏魔大阵,起!”
随着赵黄巢再一声厉喝,一道恐怖大阵在斩魔台上展开,紫光诡异,万千真气化作道家法力,点亮整座斩魔台,阵印盘旋。
狂风在龙虎山巅呼啸卷起。
大阵威势惊人,将内外隔绝。
龙虎山乃道教祖庭之一,承载道门近半气运。
而这斩魔台,更是上代掌教齐玄真斩魔之地,意义非凡。
如今布下天罡伏魔大阵,更调动四方山川天地之力,纵使再强的仙神也难以逃脱!
阵外众人见此景象,心中震惊不已。
没想到赵黄巢竟有如此胆魄,借助斩魔台的特殊与龙虎山的气运,布下这等天罡伏魔大阵!
“此阵引动龙虎气数,加之此处本就是镇魔之地,威力必然惊世骇俗。赵黄巢借此阵势,恐怕已窥见天人之境!”
王仙芝眉头紧锁,语气沉重。
尽管他一向看不起赵黄巢这些旁门手段,但不得不承认,这天罡伏魔大阵确实非同寻常。即便是他,也难以破此阵。若真陷入其中与赵黄巢交手,胜算微乎其微。
斩魔台上忽闻连声怒吼,似神只低语。
“李明升,老夫承认你修为冠绝当世,但今日擅闯斩魔台,实是自寻死路!”
“我苦修三甲子,距天人境界仅一步之遥,岂是凡夫俗子可比?”
“当年便是齐玄真亲至,也难逃一死!”
“雷来!”
赵黄巢立于阵眼,如同掌控天地的神只。
他轻轻一挥手,一声命令下达,天穹密布的雷云瞬间裂开,降下贯穿天地的紫电,光芒照亮四野,仿佛天威降临!
那道惊雷直指站在斩魔台前的青衫人影。
然而李明升始终不动如山。
直到雷光逼近眉睫,他才从容不迫地念起真诀。刹那间,周身金光暴涨,凝实如山,厚重如岳。
“天地玄综,万炁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正是道门金光神咒!
水桶粗的雷霆轰然落下,威力足以摧毁山岳。可刚触及那璀璨金光,便如溪水汇入大海,无法撼动分毫。
只见金光环绕中,李明升踏着雷霆前行,衣袂飘扬,洁净无尘。
这一幕,让远处观战的各路高手皆震惊不已,纷纷倒吸冷气。
这位邶凉驸马的修为竟如此惊人,以肉身硬抗天雷,这般手段已超越寻常陆地神仙的认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