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他们知道抵抗只会带来家破人亡的结果,
不如投降邶凉,另寻出路。
毕竟战事还未结束,邶凉正需要人才,一定会重用他们,短期内的地位和权力都能得到保障。
种种考虑之下,
他们果断选择了归降。
而且邶凉和璃阳本是同源,邶凉的名声一直不错,甚至比璃阳皇室还要好。
那种屠城的事情,邶凉做不出来,
也不可能去做。
转眼之间,邶凉就拿下了边境的一座大城。
大军没有停留,只留下少量士兵接管此地,作为据点后,
便继续出发,前往下一个目标。
此后一路,更是势不可挡。
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短短半个月内,
军队行军千里,连破璃阳十一座城池。其中大部分城池甚至未做抵抗,在邶凉军到来之前就已经挂起白旗,城门大开。
即便有两座城池试图反抗,
也仅仅在片刻之间,就被邶凉军中的高手斩杀,顿时群龙无首。
守城的士兵四散逃跑,未能组织任何有效的反击。
如果不是接收城池需要安排诸多事务,耗费不少时间,
否则,
恐怕不到十天就能攻下这十一座城!
一路奔袭而来,
此时邶凉军的士气已达到顶峰,宛如一座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耸山峰。
如今,
他们终于来到璃阳帝都太安城外,扎营于约三十里处!
大军压境,
直逼璃阳帝都!
这一路的顺利程度,远超邶凉的预期。
原本以为沿途城池多少会带来一些阻碍,没想到大多数直接归降,只有两座城池稍作抵抗。
因此他们一路畅通无阻,没有停顿,
从邶凉一路杀到璃阳帝都太安城外三十里,扎下营地,稍作整顿后即将发起正式进攻。
他们清楚,此前能轻易攻破各城,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璃阳王朝将外围各城可用的兵力全部抽调,集中到太安城内,准备在此与邶凉展开最终决战。
毕竟就算把这些兵马留在原地,
最多也只是给邶凉军制造一些麻烦,甚至微不足道。
不如集中全部力量,在这里与敌军决一死战!
“全军就地扎营休整,等准备妥当后,立刻发动进攻。”
“另外,派一队斥候前去打探太安城的现状!”
邶凉王徐霄语气低沉地下令,没有急着开战,而是选择稳扎稳打。
这一战已经无法避免,双方都已做好准备,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因此,并不需要急于一时。
不如从容安排,也让后面的将士们得到休息。
之前大军一路疾驰而来,虽然没有遭遇战斗,几乎是长驱直入。
但连续半个月的奔波,已经让不少人感到疲惫。
为了确保这一战万无一失,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
“义父,根据之前的探子回报,三大王朝的军队已经集结在太安城内,总数大约三十万。”
“再加上璃阳临时拼凑的部队和皇城禁卫军,总数接近二十万,但其中几万人是刚征召的新兵,几乎毫无战斗力。”
身穿白袍的陈之豹站在徐霄身旁,衣摆随风飘动,颇具白衣兵仙的气度。
这些情报,都是从璃阳城内传回来的,可信度极高。
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缺见风使舵的人。
邶凉与璃阳各有胜算,自然有人两边下注。
如果邶凉获胜,这些人曾经提供的情报或帮助,通常不会被追究。
如果璃阳得胜,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先安营扎寨,今晚之后再商议下一步。”
“如果有机会,你也去休息一会儿吧。现在还是我邶凉占优,不必太过着急。”
徐霄缓缓说道,语气坚定,同时让陈之豹稍作休息。
说实话,自从邶凉一路推进到璃阳帝都之外,军中有些人已经连续十多天、几乎半月没有合眼。
比如徐霄自己就是这样。
陈之豹等人也一样。
“义父,我还一点都不累。”
陈之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这句话。
他其实能感觉到身体的疲惫,只是精神上的亢奋暂时压过了身体的劳累。
如今他们已经兵临太安城下,当年义母的仇即将报了,眼下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对于陈之豹的回答,徐霄没有多说什么。他已经年迈,许多事情该由年轻人自己决定。
此刻,他站在广袤的大地上,身后是邶凉二十余万大军。目光远眺,那座金碧辉皇的太安城巍然耸立。
这座璃阳都城,过去并不是如此宏伟。
当年璃阳不过是个小国,在诸国之中只是末流。
随着岁月流逝,在一批文武重臣的辅佐下,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然而,这座雄伟之城的建成,有一半功劳属于徐霄——如果不是他当年连破六国,璃阳便不可能成为王朝,更不会有昔日的鼎盛。
此刻看着那座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带着若有若无的自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