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魈长老与青木灵族众人离去后,残骸内陷入一片死寂。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草木灰烬的混合气味,衬得远方“归墟之眼”的无声旋转愈发令人心悸。四十九日……第一个寂灭潮汐峰值竟如此迫近!
陆昭立于了望台前,暗银色的眸子深邃如渊,反复咀嚼着木魈的话语。青木灵族、万灵化生阵、先祖盟约……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信任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势力,将所有人的性命乃至可能存在的“一线生机”寄托于一个虚无缥缈的阵法之上,风险太大。但若木魈所言非虚,拒绝合作,坐等潮汐爆发或地府黑山得逞,同样是死路一条。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以往的抉择,多关乎自身或小团体的存亡,而此次,却可能牵系着更广阔的天地。星骸传承带来的不仅是力量,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
“你信他几分?”白芷清冷的声音在身侧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看着陆昭紧锁的眉头和略显苍白的侧脸,心知他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陆昭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正在救治伤员、加固防御的石锋和十四娘,最后落回白芷清澈的眼眸:“盟约残卷的气息,与星骸本源确有共鸣,做不得假。但阵法一事,关乎重大,不可不察。”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需要亲眼去看看那‘万灵化生阵’。”
“太危险了!”白芷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态,放缓语气,“木魈修为深不可测,若他有歹意,你孤身前往……”
“正因他修为高深,若真有歹意,我们固守此地也未必安全。”陆昭摇头,眼神坚定,“唯有确认阵法虚实,方能决断。我会小心行事。”他看向白芷,语气缓和,“此地需人坐镇,石锋重伤未愈,十四娘需看管判官。你……留下来,我才能放心。”
他话语中的信任与托付,让白芷心头微颤。她明白,这是当前最合理的安排,但那份担忧却挥之不去。最终,她轻轻点头:“一切小心。若有变故,以月华印记为号,我必率众接应。”
陆昭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他走到昏迷的判官身旁,指尖星火一闪,在其神魂深处留下一道极其隐蔽的星涡禁制,确保其无法被远程操控或自毁。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身形化作一道暗银流光,悄无声息地掠出残骸,朝着木魈离去的大致方向遁去。
根据木魈隐约留下的气息指引和自身对能量流向的感知,陆昭在废墟中穿梭。越靠近“归墟之眼”,空间的扭曲感和那股令人窒息的湮灭气息就越发强烈。四周的景象光怪陆离,破碎的星辰残骸如同墓碑,凝固的空间裂缝如同伤疤,死寂是唯一的主题。
约莫前行了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这片区域的地面并非岩石或金属,而是某种暗紫色的、如同巨大脉络般交织蠕动的奇异物质,散发出精纯而庞大的生命气息,与周围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脉络的中心,是一座由无数翠绿藤蔓、晶莹玉石和闪烁符文构筑而成的复杂祭坛,祭坛上空,悬浮着一个缓缓旋转的、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立体阵法模型**——正是“万灵化生阵”的阵眼核心!
木魈长老正静立于祭坛旁,手持青竹杖,似在冥想。感受到陆昭的到来,他睁开眼,微微一笑:“小友来了。”
陆昭落在祭坛边缘,混沌星眸仔细打量着这座阵法。阵法的结构极其繁复玄奥,以他的见识,也只能看懂皮毛。但其能量流转的核心逻辑,却隐隐与星骸传承中关于“寂灭中生新芽”的法则碎片相契合。阵法散发出的波动,磅礴、有序,且带着一种引导与转化之意,并非毁灭与掠夺。
“此阵如何运转?又如何引导潮汐之力?”陆昭直接发问。
木魈也不隐瞒,竹杖轻点阵法模型,耐心解释:“阵眼扎根于古墟残存的‘地脉灵根’之上,以此为基,构建能量通道。待寂灭潮汐爆发时,阵法将如同避雷针,吸引部分最狂暴的潮汐之力,通过阵纹转化,将其中的‘归寂’特性剥离、宣泄,而将最本源的‘虚无’之力,导入深处那口与古阵生命源井相连的‘灵泉之眼’,以期孕育一丝混沌初开般的生机种子。”
他指向阵法模型中心一个不断明灭的光点:“此处最为关键,需一股能与‘墟’力共鸣、却又秉持‘守护’与‘新生’意志的力量作为阵胆,稳定整个转化过程,否则阵法极易被潮汐反噬崩溃。这,非星骸传承者不可为。”
陆昭凝神感知,确实能感觉到阵法中心对星骸本源的那种渴望与呼唤。他沉吟片刻,道:“可否让我亲身感应一番阵法的核心脉络?”
“自无不可。”木魈大方地让开位置。
陆昭缓步走上祭坛,靠近那旋转的阵法模型。他并未直接接触,而是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右臂基石印记,引动一丝最精纯的星涡之力,如同最细微的触须,小心翼翼地探向阵法核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