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咱是西户,东户都是一百平的,西户全是76平的,咱那栋楼最宽,却不是最高,因为要的人少。”
“最高的楼是七楼,一层有六户,都是小户型的,还有六十多平,八十多平的,反正也不知道人家怎么算的,我们家是八号楼四楼西户,框架都出来了,那小户型的,有的在北户,估摸着都见不着太阳,咱那西户可以啊,南北通透三个卧室,一个阳台,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设计的非常合理,比筒子楼看着带劲多了,因为自带厕所啊,不像那几栋小户型的,做饭在楼道,厕所公用,连洗菜洗衣服的地方,也是公用的。那日后矛盾能少了啊?”
丁薇倒是没想到,他们花2300元不到买到的房子,居然还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七十六平方,没有公摊,这绝对不算小了,户型也的确入爸爸所说的那样,很合理。
所以说,钱真是花到哪儿哪儿带劲啊!
最主要这单位集资房吧,他们不以赚钱为目的,就只是单纯解决职工的住宿问题,可以说完全是为老百姓而考虑了。
大概是因为提到了房子,所以大家都很开心,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妈妈赶紧给二老擀面条,爸爸则带着他们去饭馆吃了面条,之后买了一笼包子给四哥带着,送他回了学校。
今年丁采莲上初三,她学习努力而刻苦,如今不仅追上了班级的进度,学习也是一路扶摇直上,如今已经能排到年级前二十名了,只要她在最后一年再加把劲儿,考试的时候发挥正常,考上中专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多亏她费心费力的给她‘找来’那么多的复习资料,没有那些让她见世面的题目类型,她也不可能进步的那么快。
但她的所做,依然不如汪奶奶,这真是一位好奶奶,如果大姐不给她养老,那真的是对不起人家。
她也看出来了,大姐现在非常的依赖汪奶奶,甚至,已经记不得她还有几个弟弟了。
要不是有在煤窑打工的丁建立每个月寄回来的钱,丁建新和丁建成怕是连学都上不了。
丁采桑现在是只顾自己,从来不想家里,丁采莲是想起的时候回家看看,想不起来了就躲在屋子里复习。
她能立即她迫切想要离开这里,成才的想法,但是,多多少少,心里面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包括汪奶奶那儿,“奶,你就不怕我姐考上中专,不理您了,那您这几年的付出,不是白搭了吗?”
“无所谓,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抛弃了,更何况,她也给我写了借条,这几年她的一应花销,她都记着账呢,说是十倍的还给我,也许将来她真的能做到呢?”
“那你没想过她如果去上学了,你该怎么办?她总不能带着你一起去上学吧?咱县城根本就没好学校,好学校都在省城和市里面呢!”
汪奶奶更无所谓了,“那她不管我,你管我好不好?”
丁薇忍不住笑了,“您就那么相信我啊!”
“本来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在照顾她,她也是个读书的料,我只不过不想埋没这样的人才罢了,更何况,这段时间也是她用心的在照顾我,我其实不亏,每个月十五块钱的工资,五块钱用于学费和她日常花销,剩下十块钱她都攒起来了吧,没有给自己的弟弟吧?”
丁薇摇头,“我问了家里,没有给,都是丁建立的工资在支撑着,她没有给,想来是为了攒学费和将来的生活费,她平日里一应花销我们也都看在眼里,足够节省了,”
“唉,人生来就是自私的,能理解,她的母亲不是个东西,父亲又那么早就离开了,她是真心想读书,想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我觉得这孩子是个狠人,不是谁都能在空了五六年之后,还能重新拾起课本读书的,从这一点来看,丁采莲的成功也绝非偶然。”
丁薇看中的又何尝不是这一点呢?
“让她上吧,她只有上了学,有了好工作,将来才不会拖累你们,毕竟她可是有三个弟弟呢!”
丁薇却隐隐约约有了担心,“可是现在养活弟弟的人不是她,而是我们最初不看好的丁建立,说来也是讽刺,掌握家里剩余钱财的她,反而在这个时候……,把一应责任都推给了别人。”
汪奶奶抿了抿唇,拍了下丁薇的头:“这事儿你就不要管了,你爸妈自有主意,将来她不管,她怕是没脸见我们,”
“但愿如此。”也许是丁采莲用力过猛的学习,让她忽略了弟弟们,她希望她是如此,而不是刻意去遗忘。
那样,她怕是要对她失望。
中秋过后就是十一国庆节,国庆节全国放假三天,丁薇的节目正好也告一段落,她总算刻意抽出时间好好歇歇了,然后,她就听到爸爸说:“要不然我带你们就近玩一玩儿?咱去龙门石窟,少林寺转转咋样?”
七十年代的旅游业其实是很凉的,而且这几个地方的景区可和后世完全不一样,尚且处在一个野生的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