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雇佣了多批玩命徒。
打着他的旗号横行长江。
又安排一伙人,打着他的隐秘的旗帜,隐秘的走陆路。
在杨东王安排下,
连续抓捕斩杀三四伙人之后,太平军高层判断,李世安走的是陆路。
走陆路,
最少还要晚七八天才到。
可李世安偏偏在内应与李家商船的帮助下,只用12天就已经抵达。
“制台大人,此地不宜久留。”王恩绶知道李世安身份重要,赶忙建议道:“由下官连夜派人把您送去金口吧?”
“金口大营那边,有王副将、有胡藩台在,那里至少汇聚了六千人。”
“您去了那里才安全。”王恩绶转头对刘永福说道:“刘练官,本官命你带八百练勇,亲自护送制台大人去金口!”
说完之后,郑重的向李世安保证道:“大人,下官带剩下的练勇在江夏县城外负责监视长毛,负责阻击掩护…。”
然而,
这段时间一直听话的刘永福,此刻却无动于衷,只是看向李世安。
王恩绶这才反应过来。
刘永福已经说了,
他是李家的人。
人家主子来了,怎么会听自己的?
“王大人,有心了。”李世安给了王恩绶一个欣慰的眼神,摇摇头,“本官如果要去金口,又何须来你这里?”
“只要本官愿意,本官随时能去!”
王恩绶扫视一周,似乎明白了什么,但还是问道:“制台大人有何打算?”
“本官是提前到来的,外界还不清楚情况。”李世安郑重的说道:“本官想借用你的官声,来招募新军士兵!”
“不知你可愿意?”
“当然愿意!”王恩绶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只是,下官治所丢失…。”
“只怕新军尚未招募完成,下官就要被朝廷革职查办了…。”
“到时候,只怕误了您的大事…。”
“你的事情本官知道,本官保你无事!”李世安郑重的承诺道:“当务之急,你得给本官找一个练兵的地方!”
“并且招募八千练勇!”
“告诉他们,初期是练勇,武昌城收复之后,立功的可以留下来当正规军军官,士兵只需合格即可转为本官督标!”
“八…八千?”王恩绶万万没想到,李世安会如此狮子大开口。
“没错!”李世安肯定的点点头,皱眉问道:“怎么,找不到这么多人?”
“不是,人数不是问题!”王恩绶摇摇头,开始解释情况。
江城地区人口众多,尤其是三镇之首的武昌,招募上万人都不难。
原因是,朝廷虽然腐败不堪,但是王恩绶这样官声不错的依旧不少。
而太平军也完全没有他们喊的口号那么好,不少政策让百姓反感。
如“男营女馆”制度和征发壮丁,给武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许多家庭因此破碎。
只是碍于大势所趋,百姓虽然心中有怒火,但是在朝廷腐败无能又欺压的对比下,大部分选择妥协隐忍。
同时,朝廷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中屡屡失败,未能有效保护他们,也导致他们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加剧。
矮个子里面拔尖。
在其他朝廷官员与太平军都无法满足期待之后,江夏这个官声好的地方,就变得特别突出了,大量百姓涌入。
这也是他最近,能以极少代价招募过千练勇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李家镖局省了大笔钱粮。
王恩绶担忧道:“制台大人,虽然兵员无需担心,但是粮草军需…。”
“下官治所丢失,即使有您李家镖局和地方乡绅支持,两千也是极限…。”
“贸然招募过多练勇,影响下官官声名誉是小,误了您的大事事大。”
“这些你无需担心!”李世安打断道:“你只需做好两件事,第一,帮本官找一个隐秘、安全的练兵地点!”
“第二,招募足够的乡勇!”
“至于军需粮草,本官自会解决!”
王恩绶担忧的不无道理,他新官上任,本地官员谁知道会不会配合?
即使配合,在府城丢失的情况下。
地方官那里还有多少钱粮?
更何况,自己秘密抵达。
在没有公开的情况下。仅靠一个丢了城池的县令,从哪里找来那么多钱粮?
不过,李世安也没指望地方官。
与其自己下达命令后,让地方官去搜刮百姓,不如自己垫资。
自己近千万两白银,垫资随随便便。
他是总督又是巡抚。
难不成还怕政府赖账?
所以,在来的路上已经通知附近几个省份的李家商行、镖局运输粮草。
白银则不需要。
只需找个隐蔽地方放出即可。
王恩绶虽然不理解,但是依旧照做,带着李世安这些人去了涂家垴。
这里地处武昌、鄂城、大冶三县交界,太平军统治薄弱,群众基础良好。
也是王恩绶的根据地。营地也是现成的,只是需要继续扩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