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才升总兵之后,手下两千多人才全部划归正式的编制,拿正式军饷。
胡林翼、李孟群手下的几千人也是一样,实际大部分都是'临时工'。这也是他们缩小伤亡奏报的另一个原因。
毕竟,他们根本没有直属兵马。
最多节制下面的绿营营、汛。
也就是几十人、几百人。
平常只能管一管千总,守备。
他们现在因为战事,实际都组织了两三千的兵马,其实都是团练性质。
李世安是湖广总督,手下的督标本身最高就有五个营,他还兼任巡抚。
即使不兼任巡抚,督标在战时也能达到五千,比如现在的直隶总督标,就有5212人,两江总督标:6997人。
也就是现在怡良,他的督标就有七千人,其中有着李世安的功劳。
江南省苏军一开始上万人,
但毕竟只是地方团练,因为分属几个势力,此时已有三千多人被瓜分。
其中两千人被怡良名正言顺的编入了他的督标,以此当主力。
用来防备扬州新崛起的冯文茂。
一千人被见识了苏军强大的吉尔杭阿编入了他的抚标当主力。
这也是太平天国主要在两江活跃,首都天京还在江南的原因所致。
湖广新军虽然单列一镇,但是实际编制多少,清文宗也没有明确。
只提到新军单列一镇,
只是为了给李世安手下军官一个正式编制,让他更好领兵。也是把新军国有化,避免与湘军一样产生独立性。
只是这样,
也给了李世安名正言顺扩军的理由,毕竟新军虽然单列一镇了。但是抚标、督标并没有说不允许继续存在。
李世安可以有更多操作空间。
至于兵力补充问题,
因为李世安出现,因为清文宗的骚操作,胡林翼没有当上巡抚。他与李孟群继续领兵其实名不正言不顺的。
所以,现在他们两个人都缩编了,各自只留下了3个营的练勇。
其余人马、以及刘官芳投诚的数千人,都被李世安新军收编了。
水师安排下去了,商务局也安排了,最后只剩下湖广新军步兵了。
……
招待完奥托?克虏伯的第二日。
武昌城,步兵最大的营区。
李世安站在步兵营的主席台上,看着下面一千多身穿仿普鲁士军服的新军士兵,心中说不出的自豪与激动。
虽然这些带着新式军帽的新军士兵,依旧拖着长长的辫子,但是新军装在身,整齐的队列让人一看就是强军。
(很遗憾,小编没有权限配图,请自行脑补北洋新军成军画面。)
蒋彪在主席台下,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目光坚定地向李世安敬礼。
声音洪亮的说道:“报告,湖广督标副将蒋彪,奉大人之命,给本部人马换装,现已全部完成,请制台大人指示!”
蒋彪的身后,除了督标士兵,还有夏雪宜、刘官芳、刘永福、沈海等人。这些都是新军军官,只是尚未任命。
督标士兵则都是这一个营区的。
也就是亲兵营扩编的“督标”。
“很好,稍息!”
李世安郑重的回了一个军礼,“朝廷已经给新军单列一镇,驻地汉阳。”
“大家也都看到了…”
“新军之所以是新军,那是因为武器和战术都是全新的,再用以前的绿营编制和战术其实已经不合适了。”
“所以,本官在这里对新军第一镇进行改编。”李世安郑重的扫视下方,“这个第一镇,在内、外公布上存在差异。”
“为避免朝堂外行人插手,对内,新军第一镇包括本官的督标、抚标。”
“也就是说…”
“本官的三支直属部队,从今日起,统一整编为新军第一镇。”
李世安在主席台上,声音铿锵:“也就是说,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今日起,你们便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这个身份,便是湖广新军的一员,是湖广新军第一镇的一员!”
“而我,不仅是湖广总督,更是湖广新军的主帅,是你们的大帅!”
李世安话音刚落,蒋彪就第一时间转身,面向新军将士,大声问道:“告诉我,你们现在吃的是谁的饭?”
士兵们齐呼:“吃李大人的饭!”
蒋彪再问:“穿谁的衣?”
士兵们再齐声:“穿李大人的衣!”
蒋彪挥舞着拳头:“既然吃李大人饭,穿李大人衣,当为李大人效力!”士兵们齐声高呼:“效命朝廷,尽忠大帅!”
“效命朝廷,尽忠大帅!”
蒋彪与督标士兵的精彩表现,让新加入的军官们,也跟着高喊起来。
只是有两人喊出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两人便是新加入的新军高层。
副将刘官芳与参将沈海。
在口号的渲染下,
两人对视一眼,刘官芳原本失去光亮的眼神,再次被点燃。
两人的表现,
李世安自然看在眼里,他不着声色的点点头,强调道:“新军第一镇,以自强为本,以报国为志,以卫民为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