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外,晨雾笼罩大地,空气里带着一丝凉意。沈砚秋站在营地中央,望着即将踏上的征途,心中既兴奋又凝重。天山雪线是丝路西行的第一道真正考验,她知道,充足的准备是安全通过的关键。
"罗衣,盐和茶的分配如何?"沈砚秋问道。
罗衣捧着清单回答:"按你吩咐,盐分成两份,一份随身携带,一份作为备用。茶叶也分了小包,方便分发。"
"很好。"沈砚秋点头,又转向阿罗憾,"御寒物资都到位了吗?"
阿罗憾指着旁边的几大车物资:"毡毯、皮靴、羊毛衣都已装车。每车都配有防水油布,防止雪水打湿。"
御寒物资检查
沈砚秋亲自检查御寒装备:
衣物类:
- 双层毡毯:厚实保暖,外层防水
- 羊毛衣:贴身穿着,吸汗保暖
- 皮靴:内衬羊毛,鞋底加厚防滑
- 防风帽、手套、护耳:防止头部和手部冻伤
"每个人都有两套吗?"沈砚秋问道。
罗衣点头:"是的,一套日常穿着,一套备用替换。"
食物补给检查
主食类:
- 干粮饼:耐储存,便于携带
- 腊肉:补充蛋白质
- 奶酪:高能量,易保存
零食类:
- 红枣:补血养颜
- 葡萄干:补充糖分
- 芝麻饼:高能量食品
"这些食物能支撑我们多久?"沈砚秋问。
罗衣思考片刻:"按正常消耗,大约二十天。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减半配给,撑到三十天左右。"
"好,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沈砚秋说。
燃料药材检查
燃料类:
- 松木:燃烧时间长,火力旺
- 牦牛粪:高海拔地区重要燃料
- 酥油:可食用也可燃烧,用途广泛
药材类:
- 艾草:驱寒保暖
- 麻黄草:缓解高原反应
- 红景天:增强体力,抗疲劳
- 各种草药:用于止血、消炎、退烧等
顾长风正在整理药材,为可能的高原反应和伤病做准备。
"这些是红景天和麻黄草,"他解释道,"可以缓解高原不适。还有一些草药用于止血和消炎。"
沈砚秋关切地问:"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顾长风点头:"高海拔地区,最危险的是冻伤和肺水肿。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风雪中。"
工具设备检查
登山装备:
- 绳索:用于攀爬和救援
- 冰镐:破冰和自卫
- 铁铲:挖掘营地和清除积雪
露营装备:
- 帐篷:防风防水
- 防水油布:保护物资
- 修补工具:应对装备损坏
"每车物资都要有清单,"沈砚秋叮嘱,"出发前和每晚扎营都要核对。"
队伍动员
一切准备就绪,沈砚秋召集全体队员:
"各位,我们即将踏上天山雪线。前路艰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记住:安全第一,互帮互助。"
队伍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与地方官员交流
在离开高昌前,沈砚秋拜访了当地官员,办理通关文书。
"沈姑娘,天山雪线凶险异常,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官员关切地问。
"多谢关心,"沈砚秋微笑道,"我们已做好万全准备。此行不仅是为了贸易,更是为了开辟新的商道,造福百姓。"
官员赞赏地点头:"祝你们一路顺风。高昌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与山民联络
沈砚秋还会见了几位来自天山脚下的山民,了解雪线情况。
"今年雪比往年大,"一位老者说,"南线有几处牧场可以作为补给点,但要小心雪崩区。"
"多谢提醒,"沈砚秋说,"我们会格外小心。"
最后的检查
出发前,沈砚秋再次检查关键物资:
"罗衣,火种准备好了吗?"
"顾长风,药材都装在车上了吗?"
"阿罗憾,绳索和冰镐都检查过了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满意地点头:"好,我们出发!"
踏上征程
队伍缓缓离开高昌,向天山方向进发。沈砚秋与顾长风并骑而行,望着逐渐显现的雪山轮廓。
"长风,"她轻声道,"你说我们此行能成功吗?"
顾长风坚定地回答:"能。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彼此。"
沈砚秋微笑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信心。
第一天的行军
队伍行进有序,前队探路,中队护货,后队断后。秦十三不时策马汇报前方路况。
"前方有一段陡坡,"秦十三报告,"路面湿滑,需要小心通过。"
"让队伍放慢速度,"沈砚秋下令,"阿罗憾,安排几人在前铺草垫防滑。"
傍晚扎营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第一处宿营地。这里背风,靠近水源,是理想的扎营地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