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天山的雪峰染成金红色时,队伍终于抵达了“望雪坪”——这是翻越天山主脉前的最后一处开阔营地,坪上覆盖着薄薄一层新雪,背靠着陡峭的岩壁,既能挡风,又能远眺雪山全景。沈砚秋望着远处渐渐隐入暮色的冰川,心里轻轻松了口气——从遭遇雪崩、清除影沙盟据点,到与山民结盟、防控饮水污染,连日的紧张与疲惫,让不少队员眼中都带着倦色,是时候让大家好好放松一下,提振士气了。
“罗衣,清点一下物资,看看能不能凑出些能用来庆祝的食物和酒水。”沈砚秋转身对身后的罗衣说,“阿罗憾,你带队员在坪中央清理出一块空地,架起篝火;秦十三,你去附近捡些干燥的松果和松针,撒在篝火旁,既能驱虫,又能让篝火的香气更浓。”
顾长风站在一旁,看着沈砚秋有条不紊地安排,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去医疗帐把受伤的队员都请过来,李二的手指已经能轻微活动了,让他也出来透透气,别总闷在帐里。”
指令刚下,队员们眼中瞬间亮起了光——连日来的危机让大家神经紧绷,此刻听到“庆祝”二字,疲惫仿佛消散了大半。阿罗憾撸起袖子,率先扛起铁铲,笑着喊道:“兄弟们,干活了!今晚咱们好好热闹热闹,明天才有劲翻雪山!”
营地筹备:细微处的温暖
罗衣很快从物资袋里翻出了惊喜——山民部落支援的风干肉还剩不少,她特意挑选出最嫩的几串,用签子串好;青稞饼虽然有些发硬,却能在篝火上烤得酥脆;更难得的是,从影沙盟据点缴获的几坛西域烈酒,一直没舍得开封,此刻正好派上用场。她还找出几块珍藏的奶糖,那是出发前从家乡带来的,本想留到翻越雪山后再吃,现在用来给队员们当零嘴,再合适不过。
“这些奶糖给孩子们留着。”罗衣把奶糖递给负责照看幸存商队孩童的队员,又将烤好的青稞饼用布包好,“等会儿分给大家,让孩子们也尝尝甜滋味。”
阿罗憾带着队员很快清理出一片圆形空地,用石块在空地周围垒起半人高的石圈,既能防止篝火蔓延,又能让大家围坐在石圈旁取暖。秦十三则抱着一大捆松针和松果回来,松针翠绿,松果饱满,撒在石圈边缘,瞬间让营地多了几分生机。
顾长风牵着李二的手,慢慢从医疗帐走过来。李二穿着山民送的兽皮袄,受伤的右手裹着干净的布条,左手紧紧攥着一个小小的木雕——那是他在休息时,用剩下的木头刻的小骆驼,说是要留着纪念这次翻越雪山的旅程。
“砚秋姐,顾大夫,我们也来帮忙!”李二看到坪中央忙碌的景象,兴奋地喊道,眼中满是期待。
沈砚秋走上前,轻轻摸了摸李二的头:“你乖乖坐在石圈旁,帮我们看住篝火就好,别让火星溅出来。”
夜幕降临时,篝火终于被点燃。松木在火中噼啪作响,火星随着烟雾升腾,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洋洋的。松针和松果燃烧的清香混合着烤肉的香气,在营地上空弥漫,引得队员们频频望向罗衣手中的烤串,喉咙忍不住滚动。
“先别急着吃!”沈砚秋笑着走上前,站在篝火旁,声音清亮,“今天召集大家,一是为了庆祝我们顺利抵达望雪坪,离翻越天山主脉只剩最后一步;二是为了感谢每一位兄弟——这些日子,我们一起闯过冰川裂缝,躲过雪崩,清除了影沙盟的威胁,是大家的团结和坚持,让我们一次次化险为夷。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明天一定能成功翻过雪山,让我们的驼铃声,响在新商道的每一寸土地上!”
篝火欢歌:笑声与回忆
沈砚秋的话音刚落,阿罗憾就率先鼓起掌来,营地瞬间被掌声和欢呼声淹没。他举起手中的酒坛,大声道:“砚秋姐说得对!明天翻雪山,我阿罗憾第一个打头阵,谁都别跟我抢!”
“你可别吹牛!”秦十三笑着调侃,“上次过鹰嘴崖,是谁吓得腿软,还得我拉你一把?”
队员们顿时哄堂大笑,阿罗憾涨红了脸,却也不恼,只是拿起一串烤好的风干肉,塞到秦十三手里:“吃你的吧!再多说一句,今晚的肉串你一根都别想吃到!”
篝火旁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罗衣将烤好的肉串和青稞饼分发给每个人,顾长风则给不能喝酒的队员和孩童倒上温热的酥油茶。李二捧着热茶,小口喝着,眼睛却盯着篝火旁唱歌的队员——那是一名来自西域的商队成员,正用沙哑的嗓音唱着西域的民谣,旋律悠扬,带着草原的辽阔与豪迈。
“我也会唱歌!”一名年轻队员放下手中的肉串,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中原的小调。歌声婉转,勾起了不少队员的思乡之情,却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翻越雪山、开辟新商道的决心——早日完成任务,就能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沈砚秋坐在顾长风身边,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酥油茶,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顾长风侧过头,看着她被篝火映得微红的脸颊,轻声道:“还记得我们刚出发时,你说过,要让这条新商道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纽带。现在看来,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