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众人来到医疗驿站旁的药材库。顾长风亲自上手清点,将药材按用途分类摆放:“治外伤的金疮药、止血散还有不少,够应对日常伤势;治风寒与高热的柴胡、连翘因近日救治伤员消耗较大,只剩三成;补血益气的当归、黄芪存量尚可,加上秦十三采来的雪莲,足够调理伤员身体。只是防治高原反应的药材紧缺,之前熬制的汤药所剩无几,需尽快补充。”
“我会让秦十三再带些人去药谷看看,争取多采些耐寒的药材。”沈砚秋道,“另外,焉耆城的药铺之前送过一批药材,我让他们再送些防治高原反应的药材与种子,咱们在驿站旁开辟药圃,日后便能自给自足。”
夕阳西下时,物资清点终于结束。众人聚集在营地的篝火旁,秦十三捧着汇总好的竹简,高声念出清点结果:“兵器:可用长枪三十七柄、长剑五十二把、刀斧七十一把、弓箭一百副、箭矢两千五百支;粮草:青稞二十三石、小麦六石、干肉一千三百斤、杂粮三石;物资:麻布三十匹、绸缎五匹、皮毛二十张、松木二十捆、药材若干。急需补充的物资为:甲胄、防治高原反应的药材、青稞与小麦,以及修补驿站用的木材。”
念毕,篝火旁陷入短暂的沉默。呼衍烈捋着胡须开口:“木材与粮草的问题,各部落能帮忙解决。黑石部有大片的松林,可砍伐些松木用来修补驿站;巴图部的农田里还存有去年的余粮,可再借五石青稞。”
“甲胄与药材的缺口,只能靠焉耆官府与商队了。”沈砚秋沉吟道,“我明日便写两封信,一封送与焉耆太守,请求官府调拨些废弃的甲胄与药材;另一封送与高昌的商队首领,让他们提前筹备粮草与药材,尽快启程赶来,也好早日开通新商道。”
顾长风补充道:“我也在信中加几句,告知商队途经雪线时的注意事项,让他们多带些御寒的衣物与防治高原反应的草药,避免途中出现伤亡。”
阿罗憾立刻请命:“送信的任务交给我吧!我带两个精锐护卫,快马加鞭,三日便能抵达焉耆与高昌,十日之内定能赶回来复命。”
“好,那就辛苦你了。”沈砚秋点头,“路上务必小心,若是遇到残余盗匪,切勿恋战,以送信为重。”
商议妥当,罗衣端来热好的青稞粥与烤兔肉,众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着物资补充与商道开通的事宜。鹰长空虽仍需静养,却也被族人扶着来参加聚会,他喝了一口热粥,高声道:“等物资补齐,咱们就把望商驿站的防御再加固些,再在迎客坡建一个临时货仓,方便商队存放货物。”
“我还要在货仓旁搭一个诊疗点,商队的人刚到雪线,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能及时诊治。”顾长风接话道。
沈砚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暖意涌动。他侧头看向身旁的顾长风,对方正低头吹着粥碗里的热气,侧脸在篝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沈砚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肘,低声道:“你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与山民们同心协力,总能想出办法。等物资补齐,新商道开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顾长风抬头,眼中带着笑意,点了点头:“嗯,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咱们就能沿着商道,看着驼队载着货物往来,看着山民们与商队公平交易,看着每一座驿站都热闹起来。”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起,落在积雪上,瞬间融化成小小的水痕。众人的笑声与交谈声顺着晚风飘散,越过积雪的山峦,仿佛在向远方宣告——天山雪线的艰难险阻已然过去,物资的缺口终将补齐,承载着希望的新商道,即将在众人的期盼中,迎来开通的历史性时刻。
次日清晨,阿罗憾带着两名护卫,背着信件与干粮,骑上快马,朝着焉耆与高昌的方向疾驰而去。沈砚秋与顾长风站在营门口送别,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才转身返回营地。
“咱们也该着手准备驿站的修补与货仓的搭建了。”沈砚秋道,“你去医疗驿站安排好伤员的照料事宜,我去与各部落长老商议搭建货仓的细节。”
“好。”顾长风点头,两人在营地中央分开,各自投入到忙碌中。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营地内的众人也都各司其职,护卫们在修补防御工事,山民们在砍伐木材,妇人孩子们则在营地旁捡拾干柴、晾晒粮草。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物资的缺口虽仍存在,却已有了解决的办法;伤员们渐渐康复,防御力量日渐稳固。沈砚秋站在搭建货仓的工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心中愈发坚定——用不了多久,清脆的驼铃声便会响彻天山雪线,这条用勇气与汗水开拓的新商道,终将成为连接西域与中原的纽带,将温暖与生机,带给沿途的每一个人。
需要我为你撰写第454章“新商道开通:历史性时刻”,聚焦众人迎接首批商队、举行开通仪式,以及驼铃声首次响彻天山雪线的盛大场景吗?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丝路万里驼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