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山雪线褪去了冬日的凛冽,黑风主驿前的空地上绿草茵茵,几株从山坳里移栽的野蔷薇开得正盛,淡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沈砚秋将一张铺着丝绒的木案摆在空地上,案上整齐摆放着竹简、笔墨与一卷空白的麻布——今日是山民部落与中原、西域商队签订贸易协议的日子,这也是保障新商道长久繁华的关键一步。
“砚秋,各部落的长老与商队首领都到齐了。”顾长风从驿站门口走来,身后跟着鹰长空、呼衍烈等几位老族老,还有高昌商队的林万春、焉耆商队的买买提,众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色。他顺手为沈砚秋理了理衣襟,轻声补充,“罗衣已经把之前统计的交易清单拿来了,咱们按之前商议的条款,再与大家敲定细节便可。”
沈砚秋点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今日请各位长老、各位首领前来,是为了定下一份贸易协议。此前商队与山民交易,虽有默契,却无定则,偶有价格争执、货物纠纷。今日咱们把交易的品类、价格、规矩一一写清,签字画押,往后大家依约行事,互惠互利,共守商道安宁。”
话音刚落,鹰长空长老便率先开口:“沈公子说得极是!之前有商队用劣质布匹换咱们的上等狐皮,也有山民悄悄抬高山药价格,闹得很不愉快。有了协议,大家都按规矩来,谁也不能吃亏!”他的话得到了其他族老的附和,商队首领们也纷纷点头,林万春笑道:“长老所言极是,规范交易对咱们商队也有好处,能避免恶性竞争,让商道做得更长久。”
沈砚秋拿起一支毛笔,在麻布上写下“贸易协议”四个大字,随后逐条讲解商议好的条款:“第一条,交易品类。山民提供皮毛、草药、牛羊肉、矿石;中原商队提供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种子;西域商队提供香料、玉石、葡萄酿、琉璃器皿,严禁交易违禁物品,如兵器、毒药。”
他边说边让罗衣将对应的样品摆在案上:雪白的狐皮、晒干的雪莲、精致的青瓷碗、艳丽的丝绸、香气浓郁的安息香,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木案,引得围观的山民与商队伙计们啧啧称奇。一个年轻的山民伸手摸了摸光滑的丝绸,眼中满是羡慕,小声对身旁的伙伴说:“要是能换一匹这样的布,给我阿妹做嫁衣就好了。”
“第二条,价格定准。”沈砚秋继续讲解,声音沉稳有力,“一张上等狐皮换丝绸两匹,或瓷器三件;一斤雪莲换茶叶一斤,或铁器一把;十斤牛羊肉换青稞一石;西域香料一斤换中原药材三斤,或山民皮毛两张。此价格每半年根据物产丰歉调整一次,由各部落长老与商队首领共同商议。”
这话刚说完,黑石部的石敢当长老便皱起眉头:“沈公子,雪莲在雪线极难采摘,要爬到百丈高的崖壁上,好几次都有族人失足摔伤,换一斤茶叶是不是太亏了?”
顾长风立刻上前,温和地解释:“长老,您看这茶叶是从江南运来的,经河西走廊、高昌,再翻越高山,一路上要应对风沙、盗匪,损耗极大,价格自然不低。不过咱们可以这样调整:上等雪莲一斤换茶叶一斤半,中等雪莲一斤换茶叶一斤,下等雪莲一斤换茶叶半斤,这样既考虑了采摘的难度,也兼顾了商队的成本,您看如何?”
石敢当长老沉吟片刻,看向身旁的其他族老,见众人都点头认可,便笑道:“好!顾先生考虑得周全,就按这个定!”
沈砚秋随即写下第二条,又继续讲解第三条:“第三条,交易规矩。每月初一、十五在黑风主驿、寒水驿站设立集市,其余时间可在各驿站临时交易;交易时需由驿站值守人员见证,填写交易凭证,双方各执一份;货物需保质保量,商队不得用劣质货物充数,山民不得将变质的牛羊肉、劣质的皮毛拿出交易,若有违反,罚其赔偿对方三倍货物。”
买买提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沈公子,若是交易时遇到货物损坏怎么办?比如咱们的香料被雨水打湿,山民的皮毛被虫蛀了,该如何处置?”
“这个咱们也考虑到了。”沈砚秋道,“各驿站会设立‘验货台’,交易前由双方与驿站人员共同验货,确认货物完好再成交;若在运输途中因天气、意外导致货物损坏,可提前与对方说明,酌情降低价格或更换货物,不得隐瞒欺骗。”
顾长风补充道:“另外,咱们还会在集市旁设一个‘纠纷台’,若有争执,由驿站值守人员、部落长老代表、商队首领代表共同裁决,依据协议处理,确保公平公正。”
众人对此都无异议,沈砚秋便继续写下后续条款:第四条,互助条款。商队途经部落领地,山民需提供向导与临时补给;山民需要农具、种子,商队需优先供应,价格给予一成优惠;第五条,分成约定。各驿站为交易提供场地与见证,每笔交易抽取一成物资,用于驿站修缮、救援队伍补给与学堂开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