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铺洒在草原与戈壁的交界地带,风吹过枯黄的牧草,卷起细碎的沙粒,在天地间织成一道朦胧的界线。沈砚秋骑着马,手中握着一卷羊皮地图,身旁的顾长风正低头比对地形,两人身后跟着北庭守军、草原部落与西域城邦的代表,一行人沿着商道西侧缓缓前行——今日要做的,是明确划分各方的安全管辖范围,彻底解决此前因边界模糊引发的彻底冲突。
“根据之前的商议,以这条‘枯河沟’为界如何?”沈砚秋勒住马缰,指着前方一条干涸的河道,“沟东地势平坦,多草原牧场,划归草原部落管辖,负责防范北侧域外势力渗透;沟西多戈壁沙丘,靠近西域城邦,由西域城邦负责巡查;商道主干及两侧十里内,归北庭守军与联合护卫队共同守护,确保商队通行安全。”
顾长风翻身下马,走到河沟边,俯身抓起一把土:“这里土壤坚硬,便于标记,且枯河沟四季不涸,作为天然边界不易混淆。只是河沟中段有一处岔口,需立碑明确走向,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他的话音刚落,帖木儿首领的副手便上前一步:“枯河沟以东的草原是我部牧民的传统牧场,划归我们管辖合理。但商道旁的几处水源地,能否允许草原牧民取水?毕竟牧场的水源并不充裕。”
“此事好说。”于阗使者立刻回应,“水源地可作为共享区域,各方军民均可使用,但需遵守秩序,由北庭守军负责维护,避免因争水引发冲突。”
北庭的周副将也点头附和:“守军会在水源地旁设立岗哨,既保障安全,也负责调解可能的纠纷。此外,商道上的驿站作为中转枢纽,应由各方共同派人驻守,便于情报传递与物资交接。”
众人达成初步共识后,便沿着枯河沟一路前行,逐一确认关键节点。行至河沟岔口处,只见这里地形复杂,两条支流分别伸向戈壁与草原,若不标记清楚,极易造成管辖重叠。沈砚秋让人取出随身携带的石碑与凿子,当场敲定:“主河道继续向西延伸,作为西域与北庭的分界;北侧支流作为草原与北庭的分界,两处均立碑刻字,注明管辖方与边界范围。”
顾长风则带着学徒在石碑旁种下几棵耐旱的胡杨树:“胡杨生长力强,多年后可作为活标记,即便石碑受损,也能依树辨别边界。”他一边说着,一边让学徒记录下此处的地形特征,标注在羊皮地图上,“我会把所有边界节点绘制成详细图谱,分发给各方,确保人人清楚管辖范围。”
午后,一行人抵达商道旁的一处驿站。驿站外的空地上,罗衣已带着商队伙计备好粮草与工具,见众人到来,立刻上前禀报:“按照吩咐,已准备好足够的石碑与颜料,还联系了附近的石匠,可随时在关键节点刻碑标记。另外,商队收集到消息,枯河沟南侧有几户牧民因边界不清,近期常与西域的巡逻队发生争执,不如先去那里看看,当场划定边界,解决纠纷。”
沈砚秋点头:“也好,先解决实际纠纷,再完善整体划定。”
众人跟着罗衣来到牧民聚居地,只见几户草原牧民正与西域巡逻兵争执不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原来牧民的羊群误入了西域巡逻区,啃食了巡逻兵种植的警戒沙棘,巡逻兵扣下了几只羊,牧民则认为这片区域本是草原牧场,巡逻兵无权扣羊。
“大家先冷静,今日我们就是来划定边界的,定会给双方一个公道。”沈砚秋上前劝阻,让顾长风拿出地图,“根据地形与传统牧场范围,你们的羊群确实越过了即将划定的边界线,沙棘林是西域巡逻队的警戒标志,不应随意破坏。但巡逻兵扣下羊群也不妥,不如牧民赔偿少量茶叶作为补偿,巡逻兵归还羊群,如何?”
顾长风也适时开口:“我这里有一些牧草种子,牧民可带回种植,扩大牧场范围;西域巡逻队也可将沙棘林向边界内侧移栽几尺,避免再次发生误闯。”
双方听后,均表示同意。牧民拿出随身携带的茶叶递给巡逻兵,巡逻兵则归还了羊群,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缓和。沈砚秋让人在争执地点立下简易木碑,暂时标记为边界,待石匠赶来再更换石碑。
解决完纠纷,天色已近黄昏。众人在驿站歇息,沈砚秋与顾长风坐在油灯下,完善边界图谱。图谱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了各方管辖范围,关键节点旁注明了石碑位置与共享区域,一目了然。
“边界划定清楚后,各方巡逻就有了依据,冲突应该会少很多。”顾长风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给沈砚秋递过一杯热茶,“只是草原部落与西域城邦此前积怨不浅,即便划定了边界,也需派人定期巡查,确保双方都遵守约定。”
“我已与各方约定,每月月初在红柳驿站召开边界协调会,汇报管辖情况,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沈砚秋接过热茶,指尖划过图谱上的共享水源地,“秦十三也会带领斥候不定期巡查边界,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通报各方处理。医疗站也会在边界附近设几个临时站点,方便两边的军民就医,也算多一层沟通的桥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