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后撩开兽皮帐帘时,一股闷热的气流裹挟着营帐内的气息扑面而来。轩辕正俯身全神贯注地研究沙盘上的地形,神情凝重。那沙盘是用粗糙的泥土和简易的木片拼凑而成,却详尽地标注着各个部落的位置和山川河流的走势。
九黎族最近一次袭击留下的伤痕还未痊愈,仿佛一道无法抹去的血痕横亘在有熊氏部落的心头。三个原本炊烟袅袅、充满生机的村落被付之一炬,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和冒着青烟的废墟。二十名英勇无畏的战士,为了守护部落,血洒疆场,他们的家人至今仍沉浸在悲痛之中。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那些被掳走的妇女儿童,生死未卜,他们的哭声仿佛还回荡在部落的上空。
“首领,您找我?”风后轻声道。作为部落最年长的智者,他的声音总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风后身材修长,虽已年迈,但腰背依然挺直。他身着一袭粗布长袍,上面绣着简单的符文,那是部落古老智慧的象征。他的脸庞刻满了岁月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智慧。
轩辕直起身,眉间沟壑更深了。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袭黑色的兽皮披风随风飘动,彰显着他的威严。他的眼神深邃而坚毅,此刻却透露出一丝忧虑。“蚩尤的骚扰越来越频繁。单靠我们有熊氏,难以长久抵御。”轩辕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风后捋了捋花白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您想联合炎帝部落?”他的目光落在沙盘上,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局势。
“正是。”轩辕指向沙盘北方,“榆罔的部落实力雄厚,若能联手……我们或许有胜算。”他的手指停留在炎帝部落的位置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炎帝素来自视甚高,”风后打断道,“恐怕不会轻易答应。”他深知炎帝的性格,那是一个骄傲且自信的首领,对自己的部落和力量充满了自豪。
轩辕从腰间解下一块青玉,递给风后。那青玉温润剔透,在营帐内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所以我想请您亲自走一趟。带上这个,就说我愿意以礼相待。”轩辕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风后接过玉佩,触手温润。这礼不轻——青玉在黄河部落间是权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轩辕的诚意和决心,也承载着有熊氏部落的希望。“首领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风后将玉佩小心地放入怀中,仿佛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三日后,风后带着两名随从向北出发。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沿着汾河前行,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送行。
有熊氏近年推广的农耕技术已见成效,沿途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麦田。麦浪随风起伏,宛如金色的海洋。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风后注意到,越靠近北方,田地越显稀疏,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牛羊。那些牛羊膘肥体壮,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展现出炎帝部落独特的畜牧文化。
经过数日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炎帝部落的营地。炎帝部落的营地气势恢宏,数十顶白色帐篷环绕中央一座高台,台上矗立着巨大的火祭柱,柱顶火焰昼夜不熄。那火焰象征着炎帝部落的信仰和力量,远远望去,令人心生敬畏。
风后被带到最大的一顶帐篷前,守卫掀开帘子,里面传来浓郁的羊肉香气。帐篷内,炎帝榆罔正坐在虎皮椅上,周围摆满了各种美食和美酒。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
“有熊氏的风后?”帐内传来洪亮的声音,宛如洪钟在山谷间回荡,“进来吧。”
风后撩开营帐的帘子,缓缓步入其中。炎帝榆罔比风后想象中年轻。他约莫四十岁,身材魁梧,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赤红的脸膛上蓄着精心修剪的短须,如同火焰在燃烧,头戴青铜冠,冠上镶嵌着象征太阳的红宝石,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着神秘而威严的光芒。
风后恭敬地行了大礼,随后从怀中取出轩辕精心准备的青玉,双手呈上:“我主轩辕,心怀天下苍生,深知九黎蚩尤残暴成性,为祸四方。愿与炎帝结兄弟之盟,携手共进,共抗九黎,保天下百姓太平。”
榆罔微微挑眉,伸手接过青玉,在手中把玩着,那青玉温润的光泽与他粗糙的大手形成鲜明对比。他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却不置可否:“轩辕近来名声很响啊。发明农耕,造车制弓,现在连蚩尤都敢对抗了?”话语中,既有几分惊叹,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蚩尤残暴,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百姓生灵涂炭。此等恶魔,若不加以遏制,必将祸及整个中原。”风后直视着炎帝,目光坚定而诚恳,“若九黎南下,炎帝部落也难独善其身。唇亡齿寒,还望炎帝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