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扶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不清楚,怎么能跟怀远比?”
怀远,是长孙冲的字。
他语气愈发坚定:“只要你不愿意,我立刻去求父皇换人。”
“我大唐是堂堂天朝上国,能与大唐并肩的,唯有大汉。”
“能让秦国迎娶我大唐公主,已是他们的福分,怎能委屈了你?”
李承乾语气中满是自豪与不甘。
他这句话虽尖锐,却不无道理。秦国与唐国之间的差距,确实如同云泥之别。
“啪!”
棋盒被猛然合上,声音清脆刺耳。李丽质收起棋子,目光转向李承乾,神情凝重。
“大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父王总是在你做事之后责备你?就是因为你不经大脑就行动,太冲动。”
“就这一点来说,二哥比你强太多了。”
李丽质把李泰搬出来比较,李承乾脸上立刻挂不住:“秦国哪里强了?我有说错吗?”
“错得离谱。”
李丽质语气坚定地摇头,继续说:“秦国虽然土地贫瘠,但军队极其强悍。他们的步兵,是整个天下最强的。”
“秦王嬴政是个果断英明的君主,结束了秦国长期以来的内乱。”
“朝中有卫鞅、张仪、李斯、苏秦等治世之才;军中有白起、王翦、蒙恬等战神级将领,兵力多达八十万!”
“我们大唐一直被突厥所扰,而秦国面对的是更强大的匈奴;他们位于边境苦寒之地,却能越战越强,国力逐年增长!”
“更重要的是,他们连续六代君王,没有一个是昏庸之辈!”
她语气平静,眼神却凌厉如刀,直视着李承乾,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对秦国的认知远远不够,那个国家比他想象中强大得多。
沉默了一会儿,李承乾低声说:“我只是……不想你嫁给一个你不愿意嫁的人。”
这是兄长的关切,无关私欲。
李丽质听后轻轻一笑,笑容如春风拂面。
“可大哥又怎么知道我真的愿意嫁给冲表哥呢?你只是自己在想而已。”
“对我来说,嫁给谁,并没有什么不同。”
李承乾愣住,抬头看向她。
而她已经站起身,转身向花园外走去。阳光洒在她身上,背影修长柔美,却又带着几分坚定。
她从小就明白,身为王族,命运从来不由自己掌控。因此她从不抗拒父母对她婚事的安排。
她仰头望向天空,眯起眼。
秦公子扶苏……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但愿不要太无趣才好。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过。
经过整整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秦国的使团终于抵达长安城外。
使团行进缓慢也有原因:秦国地处偏远,路途遥远;使团人数众多,还带着上百车礼品,因此行程拖沓也在所难免。
不过,好在最终还是到了。
“这就是长安城?”
在长长的队伍中,一辆马车的帘子被拉开,露出一位气质儒雅的青年脸庞。
正是扶苏。
他望着远处那座宛如巨兽盘踞的雄城,心中震动不已。
这长安的气势,比起咸阳,不知雄伟多少倍?
“长安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城,虽有些夸张,但确实不是咸阳所能比拟的。”
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
坐在扶苏对面的中年男子抚着胡须微笑,似乎看穿了扶苏的心思。
扶苏收回望向远方的目光,开口问道:“相国以前来过长安?”
这位被唤作相国的中年人,正是随扶苏一同出使唐国的使团负责人、秦国右相——张仪!
原本扶苏与张仪的关系就颇为融洽。
经过两个月的朝夕相处,扶苏也逐渐了解了这位深受嬴政器重、将秦国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的重臣。
张仪为人温和洒脱,是朝中少有的平易近人之人,更难得的是他极有见识。
与他交谈越多,扶苏就越能感受到他的智慧,也从中受益良多。
“年轻时曾来此游学。”
张仪微微点头,眼中浮现出一丝怀念。
“长安是天下文人的圣地,汇聚无数英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多么潇洒恣意的光景。”
“不知我大秦何时也能如唐国一般群英荟萃。”
听罢,扶苏轻声道:“相国不必感慨,只要上下齐心、奋发图强,我大秦必有一日能超越唐国。”
“届时,天下英才皆将归于我大秦麾下。”
他的语气平静却坚定。
张仪听后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郑重道:“公子能有此志向,秦国何愁不强?”
自扶苏从昏迷中醒来后,张仪便察觉他像是变了一个人,少了以往的犹疑,多了几分秦王嬴政的果决,常有惊人之语。
在他看来,这是好事。
如今群雄并起,乱世将至,光靠宽厚仁慈已难以立足。
秦国需要更多像嬴政那样的王者,才能将国家带上新的高峰。
两人正说着,长长的秦国使团已来到长安城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