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已为她作诗一首,不如扶苏公子也来一首?”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齐刷刷望向李承乾,他正带着笑容,目光直指扶苏。
“承乾!”
李世民脸色沉了下来,厉声呵斥。
他怎么会不明白,李承乾这是故意要给扶苏难堪?
李白能十步成诗,那是因为他是大唐第一才子;扶苏就算勉强作出来,也绝比不上《侠客行》,只会沦为笑柄!
扶苏难道还能写出比李白更惊艳的诗?
在这种场合让秦国丢脸,等于是打秦国的脸!
“父王请息怒,儿臣并无恶意,只是随口一提。扶苏公子不愿意写也无妨。”
李承乾低头赔罪,语气诚恳。
可他眼中闪过一丝讥讽,悄悄看向扶苏。
看你这个秦国来的粗人,怎么下台!
李世民额头青筋直跳,恨不得冲上去给他两记耳光。
你能不能别多嘴!
大殿中众人面面相觑,一片哗然。
谁也没料到李承乾会在这种时候对扶苏发难。
“王兄这是什么意思,他疯了吗?”
李丽质眉头紧锁。
平日里她并不太在意这些事,但此刻却隐隐有些不安。
扶苏能发明象棋,显然不是无能之人,可才情这事,从来不是一码事。
李白是当世公认的诗坛第一,谁能比得过他?
“听闻扶苏公子学识渊博,作诗这种事,应该不难吧。”
又一位大臣站出来开口,语气里藏着嘲弄。
身为太子,李承乾在朝堂上有不少支持者。
加上多数官员出身名门望族,骨子里就瞧不上扶苏,自然希望看这位“秦公子”出丑。
“扶苏公子不必推辞,不妨即兴一首。”
“正是,莫要太过谦逊。”
“我们都想见识见识扶苏公子的大作,看看究竟有多高的才情。”
……
一位位士大夫接连发言。
表面笑容可掬,实则满是讥讽,毫无敬意。
他们心底认定,扶苏来自秦地那种偏远贫瘠的地方,文化落后,怎么可能写出像样的诗?
尤其还有李白的名作在前,简直难以逾越!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扶苏眉峰微微上扬。
见状,李丽质不再迟疑,直接开口。
“王兄说笑了,李白在诗词上的造诣无人能及,秦公子自然比不上。”
她话音一落,立刻吸引了全场注意。
众人震惊中,她继续说道:“不过,秦公子虽在诗词上稍逊,却在棋艺与兵法上颇有建树。”
“如今长安风行的象棋,正是秦公子所创,我只是代为推广。”
“连衍圣公都对这象棋赞赏有加。”
话音刚落,众人顿悟——原来她是替扶苏解围。
但她所说的内容更令人震撼。
“象棋竟然是秦公子发明的?”
“实在没想到,扶苏公子还有这份才思,那象棋确实巧妙,不输围棋。”
“不错,能创出象棋,扶苏公子也堪称大才!”
“象棋?这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
在场之人,皆是京中士族贵胄,本就最早接触象棋。
近来象棋流行,几乎人人下过。
即便没接触过的人,听闻“衍圣公盛赞”之名,也知道这棋非同寻常。
但谁也没想到,原创者竟是扶苏!
李承乾脸色顿时一沉,望向李丽质的目光中满是不解与怒意。
为何要替一个秦国来的外人解围?!
李丽质不为所动,转而看向扶苏。
四目相对,扶苏从她眼中看出一丝歉意,心中泛起暖意,回以一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李承乾和那群大臣的刁难。
“原来象棋是秦公子所创,本宫与陛下也都很喜欢。”
这时,长孙无垢微笑着缓和气氛。
李世民冷冷扫了一眼李承乾,随即露出笑意:“确实妙极,方寸棋盘竟可演兵布阵,不曾想秦公子还通晓兵道,寡人甚是喜爱。”
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之人,大唐江山大半是他打下的,对兵法极有发言权。
他如此评价,无疑是极高肯定。
比起衍圣公孔颖达的认可,更让人信服。
扶苏正好借此时机化解窘境,即便没有诗作,也不至于尴尬。
“谢陛下夸奖。”
他拱手一拜,举止从容,气场稳重,让人由衷折服。
随即,他嘴角微扬,继续说道:“太子方才所言在理,既然李兄已为公孙先生赋诗,外臣若无只言片语,确实有些失礼。”
“观赏公孙先生舞剑时,外臣亦有感而发,特作诗一首,敬献先生。”
扶苏的声音清晰响亮,回荡在殿内。
他身形高挑挺拔,容貌俊朗,神态轻松而自信。
众人都愣住了,包括李承乾。
李丽质更是惊讶不已,满脸疑惑。
她明明替扶苏铺好了台阶下场,怎么他反倒主动跳下了悬崖?
怎么回事?
“你也写好了诗?”
李白饶有兴趣地看向扶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