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孟胜之后,扶苏与蒙毅一同离开村庄。
孟胜需要将决定传达给所有墨家弟子。
还需整理行装,才能随行前往大秦。
这些都不算难事。
回到驿馆后,扶苏将结果告诉张仪。
“君上真地说服了墨家巨子?!”
张仪瞪大双眼,几乎不敢相信,震惊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听到了比扶苏获得九州鼎更不可思议的消息!
他从未料到事情竟能成功。
墨家和秦国积怨已久,怎么可能轻易答应?公子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不过是画了一张饼。”
扶苏嘴角微扬,眼中却闪过一丝锋芒。
那不是空谈的愿景。
而是他心中一统天下、建立盛世的雄心!
……
周幽皇的寿宴虽已落幕,镐京依旧喧嚣热闹,人流未减。
只因镐京的地位特殊。
周王室虽小,却是众诸侯国名义上的共主,地位无可撼动。
因此,周国超脱于各国纷争之外,成为一处独特的避风港,各方势力难以染指。
再加上管仲有意放宽管控,促进贸易发展。
镐京便成了各国人马汇聚之地。
有逃亡的亡命之徒,也有逐利的商贾,还有旧国遗民,形形色色。
无论身份如何。
只要踏入周国境内,便能安身立命,不受他国干扰。
墨家便是如此。
被各国驱逐,却能在周国安居。
镐京作为周国都城,自然是繁华至极,也是藏龙卧虎之所。
城郊某处宅院。
此刻,不大的庭院中围聚着五六人。
一人身高九尺,面容粗犷坚毅,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威势;
身旁一名大汉更为魁梧,身躯健壮如山,神情冷厉,令人望而生畏。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身形清瘦、穿着青衫的文人。
这位文人不是旁人。
正是张良!
若霍去病在这里,定会惊讶万分,因为汉国方面,只派了他一人出面。
张良是怎么来的?
他当然无从得知。张良暗中跟随的事,没人告诉他。
原因不复杂。
张良此行并非为了赴寿宴,而是另有图谋。
“关于刺杀秦公子扶苏的事,我来说一下具体安排。”
“第一步,由沧海君先出手,用铁锤砸向扶苏乘坐的马车;若第一击未中,就由项羽带五千步兵冲杀。”
“敌军只有三千人,挡不住五千兵士的攻势。秦国使团一旦覆灭,凉州鼎也将归我们所有。”
“都听清楚了吗?”
张良神色凝重地交代两人。
听罢,被唤作沧海君的壮汉冷笑一声:“失手?我怎么可能失手?你在质疑我的本事?”
“只要我出手,扶苏必死无疑。那时,我便能名扬天下!”
一旁的项羽面无表情,只是盯着张良开口:“我不在乎钱,但你别忘了你答应的事。”
“只要杀了扶苏,夺回九州鼎,你们汉国就得助我楚国复国。”
复国,是项羽心中最强烈的执念之一。
另一件事,就是杀了秦王嬴政,报灭国之仇。
张良轻轻一笑:“放心,我也是亡国之人,承诺的事,从不违背。”
“嬴政是我们的敌人。虽无法亲手杀他,但杀了他最看重的长子扶苏,对他的打击更甚。”
项羽眼神中闪过一抹怒火。
楚国,是被秦所灭的六国之一。
项羽与项梁,是楚国仅存的后人,名将项燕的血脉。
为了躲避秦国追杀,他们逃到周国安身,暗中筹备复国。
当张良提出刺杀计划时,项羽立刻答应。
“行了,你们回去准备吧,等我指令。”
张良简单交代几句,便让他们离开。
沧海君和项羽先后走出庭院,张良却未走,而是坐在角落石桌旁,慢悠悠地品起茶来。
他端起茶杯,闭眼细嗅茶香。
虽然扶苏是他必须除去的目标,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
这位公子所创的饮茶之法,实在清雅怡人。
让他内心也生出几分宁静。
“如果你不死,大秦迟早会再度强盛。”
“所以我必须杀你,可惜了,你是如此出色的储君。”
“等嬴政得知此事,怕是心都要碎了吧?”
张良低声自语着,眼神中透出一丝复杂。
他来到镐京,只为设计除掉扶苏。
一想到嬴政将来悲痛欲绝的样子,他心里便一阵舒畅。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兴奋的事。
他要一步步逼迫嬴政陷入绝望,亲眼看着秦国一步步走向衰亡。
张良嘴角慢慢扬起,笑意中满是畅快。
……
与张良分别后,项羽独自返回住所。
刚踏入大堂,便看到一位神情威严的老者正坐在中央,静静等待。
项羽立刻上前,恭敬行礼:“叔父。”
来者正是项梁。
项梁扫了他一眼,语气平静:“你刚才去哪了?”
项羽一笑:“去喝酒了,怎么了?”
“喝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