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月余的旅程。
秦国的使团终于踏入长安城门。
对于李丽质而言,这段旅程可谓漫长无比。
并非旅途劳顿难以忍受,而是路上太过沉闷。
当初前往秦国时,有扶苏相伴,一路上下棋谈天,纵论古今,不觉寂寞。
而这一次,她独自一人坐在马车中。
虽然带了不少书卷打发时间,但终究不如有人相伴来得有趣。
她第一次觉得,原来一个月可以如此难熬。
“总算到长安了。”
李丽质轻轻掀起马车的一角帘布,望向不远处巍峨耸立的长安城墙,眼中掠过一抹熟悉的温柔。
算起来,她离开长安已整整一年有余。
虽说在咸阳的日子也算安稳顺遂,但毕竟在这座城中度过了十几年的光阴,要说毫无思念,那是自欺欺人。
而如今,她终于踏上归途,重回长安。
“不知父王与母后的身子可还好,这次我特意不声张,就为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欢喜。”
她唇角微扬,浮现一抹浅笑。
这次她之所以悄然归来,正是为了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她心中还挂念着另一件大事——说服父王,让大唐出兵,协助秦国对宋用兵。
这是她此次回长安真正的核心目的。
收回目光,李丽质放下帘子,马车队伍缓缓朝着长安城前行。
......
秦国使团抵达的消息早已传入长安,李世民也早已安排妥当迎接事宜。
这次接待规格不低,没有再出现上次扶苏初来时护卫不得入城之类的小插曲。
如今的秦国,既是大唐的姻亲,又是盟国。
更因赵地对宋之战的胜利、以及击溃匈奴的大功,使得唐人对秦另眼相看。
国与国之间的尊重,从来不是靠乞求得来,而是靠实力赢得。
只有真正强大,才能换来他国的敬重与畏惧。
使团入城后,苏秦带领诸位使臣直接入宫,觐见李世民。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李世民端坐王座之上,目光落在下方的秦国来使身上。
“秦使苏秦,参见唐王陛下。”
苏秦躬身施礼,语调沉稳。
虽一路奔波辛劳,但他神色自若,言语间不卑不亢。
使臣之姿,关乎国体,若失了气度,便是丢了国家尊严。
“尊使免礼,平身吧。”
李世民淡然一笑,随即问道:
“寡人听闻贵国近日生了些风波,不知秦王与太子可还安好?”
他所指,自然便是秦宋之间的冲突。
宋国不仅暗算扶苏,连嬴政也未能幸免,此事早已传开。
换作他人,这番话或可视为挑衅。
但李世民身为盟友与姻亲,关心几句,也在情理之中。
“多谢唐王陛下挂念。宋人狡诈,然其阴谋早已被王上与太子识破,未能得手。”
“目前王上静心休养,朝政暂由太子殿下代为执掌。”
苏秦并未避讳,坦然作答。
此事无需遮掩,坦荡回应,反而更显秦国胸有成竹。
听闻扶苏已开始监国,李世民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随即点头道:
“秦王与太子无恙,那便最好。寡人亦可安心。”
“宋国这次做出如此羞辱之举,令我亦十分恼怒。倘若不是眼下大唐正集中全力抵御突厥,必定会发兵协助秦国一同讨伐宋国。”
李世民边说边轻轻摇头,语气中满是惋惜。
“唐王陛下这般心意,我大秦定当永志不忘。”
苏秦内心微微一叹,但脸上依旧神色如常。
他甚至还未提及此事,李世民便已把这条路彻底封死。
大唐面对突厥的困境,就如同秦国对抗匈奴一般,皆是两国最棘手的难题。
李世民说大唐正全力以赴抗击突厥,秦国又怎能强硬要求其分兵再战宋国?
“尊使言重了,秦唐两国为盟友,大唐本应出兵相助,奈何实在无暇分身,寡人对此深感抱歉。”
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叹息,“如今大秦已解除匈奴之患,边境再无外族侵扰。”
“不知我大唐何时方能如是。”
这番话倒也并非虚言,大唐对于铲除突厥的渴望,丝毫不逊于秦国歼灭匈奴的决心。
苏秦闻言,恭敬地答道:“此皆太子殿下之功,殿下亲率大军直抵匈奴圣城,迫使单于出降,献上牛羊与祭天金人以为赔罪,彻底摧毁匈奴之根基。”
“若无殿下在前,我大秦断难如此迅速地摆脱边疆之忧。”
苏秦言语间透出隐隐的自豪。
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得出。
更何况扶苏立下的功业确实辉煌,足以令人心服。
听闻此言,殿中百官皆现出震惊之色。
而众将更是紧握双拳,眼中燃起熊熊战意,似在期盼大唐亦有此辉煌一日。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李承乾,
神情颇为复杂。
而李承乾低眉顺眼,仿佛未曾察觉,沉默不语,仿佛自己并不存在。
李世民心中暗羡嬴政有扶苏这般出色之子,面上却依旧笑容可掬,连连称赞祝贺。
一番寒暄过后,终于转入正题。
“下官此行来秦,乃奉太子之命,以十万战马为礼,向贵国换取一批军械,以备攻宋之战所需。”苏秦抬眼望向李世民,神情庄重地说道。
这是迄今为止,秦唐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易。
整整十万匹战马!
听到这个数字,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群臣无不大吃一惊。
就连李世民也为之动容,万万没想到秦国竟能如此果断,一口气拿出十万匹战马!
喜欢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