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朝中传出消息:嬴政准许扶苏亲征。
满朝文武皆震惊不已。
他们原以为嬴政会阻止扶苏。
谁料,他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大力支持。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还重新执掌朝政,协助扶苏在出征期间稳住国本!
这一切都清楚地表达了嬴政的态度。
大臣们自然心中不悦,张仪、蒙武等人还特地入宫进谏。
但他们很快被劝回,也不再多言。
众人见状,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与此同时,扶苏要在铁鹰军中选拔一万名精锐组建“龙骑卫”的消息也传了开来。
“无衣军”本就是扶苏的亲卫部队,无数士兵都想加入,但只有三千名额。
如今扶苏将“无衣军”扩编为“龙骑卫”,人数增至一万,等于再次给了众人机会!
更令人振奋的是——扶苏将亲征!
作为亲卫随太子出征,那是何等的荣耀?
消息一出,军中顿时沸腾!
三万铁鹰军全都进入备战状态,开始疯狂训练,只为在半个月后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每个人都渴望被选中。
清晨,咸阳城。
“你们的名字是什么!”
“大秦铁鹰军——!”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击败宋国!杀尽敌军——!!”
“杀!杀!杀!!”
整齐而响亮的口号与步伐声划破清晨的寂静。
数万名铁鹰军士兵正行进在咸阳街头,环绕城池进行负重训练,步伐如雷,喊着杀气腾腾的口号。
每位士兵都身穿沉重铠甲。
更甚者,三人一组,肩上扛着一根需一人环抱的粗大木头!
但最令人震惊的并非他们的负重。
而是即便承受如此重压,他们的行进速度竟丝毫不减。
每一步都整齐一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纪律与力量,令人震撼!
以往铁鹰军只在城外绕行操练,而今日直接穿城而过,引得无数百姓驻足观看。
听着那铿锵的口号,目睹那残酷的训练方式,
每一位围观者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这是在练兵?”
“天呐!我以前也当过兵,铁鹰军的训练竟这般恐怖?”
“光是铠甲武器就足有三十斤,肩上还扛着木头……世上竟有如此练法?”
“不愧是我大秦最强的军队!”
“何止是大秦无敌,放眼天下也无人能敌!”
“这样练人,真的不会出人命?”
“你不懂,别看他们吃尽苦头,每天伙食里都有肉,要是真练死了,也算战死,家里人能得一大比抚恤金!”
“这话是真的?”
“我侄子就在铁鹰军,亲口跟我说的,还能有假?”
“有这样的将士,我们这一战必定能赢宋国!”
“一定会赢!”
百姓们围在街道两旁,观看铁鹰军清晨的训练。
每一个目睹此景的人,心中都燃起斗志,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充满信心。
这一切,正是扶苏有意安排的。
他要让百姓亲眼看到秦军的强大,以此树立全民的信心。
因为如果连百姓都对战争没有信心,又谈何胜利?
赏碧阁的二楼窗前。
李师师本还在梦中,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与口号惊醒。
她推开小窗,朝外望去。
一眼之下,她便愣住了。
只见铁鹰军正从楼下疾步跑过,气势如虹。
“这就是秦军的训练方式……”
李师师双眼睁大,内心充满震撼。
她不知宋国军队如何操练,但她可以确定,绝不可能达到如此强度!
负重如此之大,还扛着圆木,竟能奔跑如风,步伐稳定而一致!
宋军,绝无可能做到这等地步!
直到铁鹰军远去,她仍心神未定。
原本她认定秦国攻打宋国必败无疑,但此刻,她动摇了。
沉思许久,她的目光渐渐坚定。
她决定,要将这个消息尽快传回宋国。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全国动员,战争筹备工作终于完成。当最后一支龙骑卫选拔结束,大秦已做好万全准备!
军队经过严格整训,战斗力大幅提升。后勤保障系统也已全面建立,所有作战装备都已更新换代。
粮食和军需物资储备充足,足以支撑对宋国的长期作战。
这是一场动用大秦全部国力的战争。
更是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之战!
若能取胜,大秦将迅速吞并宋国,只需数年时间整合,便可成为中原最强国家。
即使战败,有大唐介入不至于亡国,但大秦将失去强国地位,难再与大唐平起平坐。
宋国必会趁势打压,不出数十年,大秦恐将走向衰亡。
可以说,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押在了这场战争之上!
……
今日是大军出征之日,随着扶苏将亲自率军的消息传出,举国上下早已沸腾。
咸阳城内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
百姓们对扶苏寄予厚望。他在民众心中本就有极高声望,深受爱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