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宋将,亲赴秦境求见储君,此事本就蹊跷。
但张宪心中有底,那位扶苏太子仁名远播,必不会拒见来者。
只需静待回音。
不多时,远处传来急促马蹄声。
蒙毅一人一骑破尘而出,在两军之间勒缰停步,朗声道:“太子有令——准尔等入城,即刻觐见!”
话音落下,张宪等人眼中皆现振奋之色。
众人当即卸下兵器与铠甲,整齐叠放。
随后在蒙毅引领下,列队缓步进入应州城门。
......
不久之后,一行人抵达将军府。
大堂之上,扶苏早已端坐等候。
此行十八骑,皆是岳飞亲卫。那夜扶苏率军举火引路,助宋军脱困,许多人亲眼见过其面容。高宠与张宪更是铭记于心。
踏入厅中,二人立即上前,抱拳躬身,齐声道:“宋将高宠(张宪),拜见秦太子殿下!”
语气诚恳,毫无虚饰。
这份敬意,并非源于身份尊贵。
而是因为扶苏曾以仁义之举,为宋国百姓打开生路。那一夜的火光,照亮的是千千万万人的归途。
“两位将军免礼,请坐。”
扶苏含笑抬手,姿态谦和。
高宠与张宪谢过后起身落座。
片刻静默,扶苏率先开口:“二位乃岳将军麾下心腹,远来应州,可是有何要务相告?”
“若此事被宋国军方知晓,你们恐怕难逃通敌之嫌。”
战事正酣,己方将领竟与敌国统帅私下会面。
这般情形,一旦外泄,百口莫辩。
高宠与张宪对视片刻,随即带领身后十八名亲卫齐刷刷跪倒在扶苏面前,声音低沉却坚定:“恳请殿下救我家大将军一命!”
蒙毅原本以为这些人会突然发难,手已按在刀柄上,战刀出鞘三寸。
眼前一幕令他怔住。
发生了什么?
扶苏亦未料到他们会如此行礼,心头微震,思绪翻涌。
他隐隐猜到了几分来意。
“你们前来寻孤,是为了岳飞?”他目光落在二人身上,“是谁指使你们来的?”
原以为他会惊愕不已,谁知扶苏神色平静,这让高宠与张宪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张宪反应迅捷,当即答道:“启禀殿下,我军大将军归京途中偶遇一位老者,得其留下几句预言。”
“预言?”
扶苏微微一怔。
竟因几句话语,便千里迢迢寻至此处?
“正是。那老者言道:‘此行回京,生死攸关;宋赵如钩,缚其双翼;鹏鸟北飞,终栖扶胥。’”
张宪语气沉重,“如今大将军抗旨不遵,圣上震怒,朝中无人敢言相救。”
“末将思及此谶,唯有前来寻殿下一试,为大将军搏一线生机。”
话音落下,他又俯身叩首:“恳请殿下施以援手!”
四周一片寂静。
众人皆为之动容。
而扶苏内心掀起滔天巨浪!
他通晓典籍,深知“扶胥”正是古籍中对自己的代称。
那老人之意,竟是说岳飞将托命于他?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他本就打算救岳飞!
此人之才,早在扶苏心中刻下印记。
论兵法韬略,岳飞足以位列千古名将前三甲,虽尚年轻,但锋芒已露。
燕云十六州几乎尽数失守之际,唯他仍欲力挽狂澜,可见胆识与能力非凡。
前世恩师曾评点历代将星,直言岳飞谋略可比韩信、白起、李靖、卫青,而治军之严、练兵之精,古今无出其右。
正因其才堪大用,又忠义凛然,扶苏才生招揽之意。
他的计划原本清晰:待宋国求和之时,点名索要岳飞,作为停战条件之一。
君子重情,可借义理动之。
只要存有救命之恩,辅以诚意与格局,何愁不能归心?
风未起时,棋局已落子。
这件事,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张宪刚才念出的那几句话,竟像命中注定一般,令他心头一震。
难道这世上竟真有这般高人,能预知自己将收服岳飞之事?
见扶苏眉头微蹙、默然不语,张宪与高宠误以为他心生抵触,正欲再度陈情。
不料,扶苏忽然开口。
“孤已明白,岳飞将军,孤定会设法相救,你们不必担忧。”
话音落下,张宪等人先是怔住,随即喜形于色。
他们本是抱着一线希望前来求助,未曾想扶苏竟一口应承!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有了这句话,此行便不算徒劳。
“谢太子殿下仗义出手!”
张宪当即跪地叩首,眼中泛起激动之光。
高宠与众亲兵亦齐刷刷跪下,神情肃然。
扶苏快步上前,一一扶起众人,而后郑重道:“岳飞将军为国尽忠,虽属敌阵,孤亦敬重万分。”
“我大秦历来文武并重,从无偏废之举。不知两位将军可愿归附,共襄盛举?”
他目光诚恳,言出肺腑。
张宪善谋,高宠骁勇,皆为难得良才,岂能轻易放过?
换作寻常之时,如此招揽必遭回绝。
可如今局势不同,张宪与高宠彼此对视一眼,竟沉默下来。
秦国礼遇贤能,待将如宾;
反观宋廷,武人受制,忠臣蒙难。
岳飞遭陷,寒了所有将士之心。
“殿下厚爱,我等感激不尽。然身为宋将,背国投敌实难为之,还请殿下见谅。”
张宪低头拱手,语气坚定中带着惋惜。
并非不动心,而是心中信念早已根深蒂固。
而后岳飞教化多年,忠义二字更是已刻入骨髓。
纵使朝堂昏聩,亦不愿另择其主。
“无妨,两位将军无须多礼。”
扶苏淡笑摇头,并无半分不悦,神色依旧温和。
拒绝虽至,却未决绝。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岳飞忠心耿耿——这一点,正是突破口。
只要岳飞归秦,这些人,迟早也会随之而来。
喜欢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