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猛然喝止,如坠冰窟般浑身颤抖。那肆虐的杀意瞬间消散。
"是天策军!"
"领军的...是李靖将军!"
这支威震天下的铁军,曾随当今圣上血战四方。而素有"军神"之名的李靖,统兵之能更令人闻风丧胆。面对这支虎狼之师,世家豢养的护卫形同婴孩。
李靖冷眼扫过众人兵器:"尔等持械横行街市,是要 吗?"声若雷霆。
王洪汗如雨下,急中生智:"我等正在追捕江洋大盗!此贼杀害我家管家,劫掠财物,特来缉拿!"
这本是无稽之谈,但李靖一时竟难辨真伪。他目光锐利如鹰:"既如此,速带本将勘察现场!"
王洪暗自咬牙,低声吩咐心腹:"去,处理掉管家。"为保全太原王氏,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仆注定要成为弃子了。
"都是李靖逼的!"
" 后定会补偿你!"
"管家放心,你的妻女由我来照顾!"
......
李靖踏入太原王氏的庄园,目睹管家尚有余温的尸首,只能无奈撤兵。
这场世家与朝廷的较量,终究以相互妥协告终。
此时李沐全然不知这些纷争,只见书铺门前多了两列持械守卫。
他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又是天策军!"
"看来我的行动已被老李知晓。这天策军定是他动用关系请来的帮手。"
"老李倒是有心了!"
李沐明白自己低价售书之举必然惹恼世家,但他自信尚能应对。
他却未料到世家的反扑竟如此凶猛。若非天策军与李靖出手,后果实难预料。
李沐将功劳归于老李,倒也合情合理。
"我所做一切皆为大唐!"
"老李动用些关系助我,也是理所应当!"
"只不知我的名字是否传入李世民耳中。那可是千古一帝唐太宗啊!"
"不知何时方能亲眼得见这位传奇人物!"
李沐在大唐的征程仍在继续......
李沐的书铺始终平安无事。
这也不足为奇——当朝天子亲自坐镇,谁敢造次?
在天策军与李靖的协助下,李沐的售书大业平稳推进。
长安城内乃至关中各地的百姓,几乎都购置了书籍。
虽然多数人不识字,购得书籍也只能供奉于祖先牌位之侧。
但那颗期盼子孙读书明理的种子,已深深埋入每个家庭。
每每购得书籍,父亲便领着儿子向祖先虔诚叩首。
"多谢李小郎君赐书!"
"祖宗庇佑,让我王家能出个读书人!"
长安百姓皆知书铺主人姓李,却不知其名讳来历。
尽管如此,众人对李沐的崇敬之情已然无以复加,甚至将他与神明并列。
祭拜完毕,父亲总要训诫儿子:
"你小子命好,赶上李小郎君降世!"
"日后定要用心读书!"
"家里供的这本书务必学会!为父这就去给你寻开蒙先生!"
一时间,关中地区拜师开蒙之风大盛,识字先生竟成稀缺之才。
人们这才真切体会到读书识字的艰难。
普通家庭无力购置更多书籍,只得反复研读供奉的那一本。
这竟造就了大唐一批各有所长的专才:
有人精研九章算术,成为后勤能手;
有人专攻论语,持守仁义之道;
有人钻研墨子,终成名匠;
更有人醉心淮南子,竟成炼丹专家!
这些人才日后为李沐带来莫大助力,更让大唐文明百花齐放。
命运之奇妙,实在令人叹服!
而李沐低价售书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许多机敏的商人发现李沐仅售二十文一本的书籍,纷纷前来大批采购,转运至中运、江南乃至塞外、岭南等地倒卖。
尽管商人们抬高价格赚得盆满钵满,却也在无意中帮李沐将书籍推广至各地,让偏远之地的百姓接触到知识与文明。
李沐对此早有预料,因而任由商人大量购书,既不设限也不提价。
看着书铺中的书籍一批批售罄,铜钱一箱箱堆满,李沐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好!很好!”
“造纸与雕版印刷,果然做对了!”
“以我的先进工艺和流水线生产,即便每本只卖二十文,仍能净赚十文!”
“既能普惠大众,又能大赚其利,实在是两全其美!”
穿越而来的李沐在系统辅助下掌握了诸多技艺,但他对财富并无过多渴求。他赚钱,只是为了继续钻研工艺。
因此,即便懂得制作玻璃及其他奢侈品,他也极少动手——那些东西只能从世家大族口袋里掏钱,毫无意义。
李沐真正的目标,是改变整个大唐,让盛世更早到来,更上一层楼!
如此,才不负穿越一场!
之前的红薯推广,如今的低价售书,皆出于此心。
而李沐未曾察觉的是,此次售书不仅点燃了百姓的读书热情,激起世家与朝廷的又一次交锋,还惊动了一位特殊人物——李淳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