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铁厂产出的铁锭,难道不能让商人们去销售?即将建设的水泥厂,同样可以寻求商人的合作。"
"还有我发明的八牛犁,等明年春季就能大规模开荒,建立大型农场,到时候粮食还不是唾手可得?"
"正在开采的煤矿,沿海地区的盐场,都可以交给商人经营......"
李沐如数家珍般列举出各种商品,听得李二连连惊叹。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朝廷掌握着如此丰富的商品资源!
若是将这些交由商人经营,很快就能培育出一批实力雄厚的商业巨头!
"好主意!真有你的!"李二向李沐竖起大拇指,这个动作还是从李沐那里学来的。
"有了朝廷扶持,商人的力量确实会迅速壮大,甚至不逊色于世家多少!"
"必须紧紧团结住这股力量!"
李沐满意地笑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后世商人的力量之强大,甚至在新大陆建立起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强国!
大唐虽不必达到那样的程度,但只要给予商人公平的环境,开放更多资源,就能将这股力量从世家手中争取过来!
至于是否会造成反噬......
那就要看天策府将士手中的刀是否锋利了!
李沐最后总结道:
"掌握商人这股力量后,朝廷......"
------------
听完李沐的分析,李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天下各方势力都拥护朝廷,共同期待科举制度的诞生。
而那些世家大族,则迎来了最终的没落。
"小李子,我明白了!"
"百姓的心天然向着朝廷,如果我们再团结商界等各方力量,世家注定无法抵挡这股时代洪流。"
"到那时推行科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李沐这番谋划循序渐进,凝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让李二心服口服。
一旁的杜如晦也深感钦佩,完全认同这个策略。
"以李公子的智慧,科举之事必能成功。"
"受教了,请接受在下一拜!"
杜如晦郑重地向李沐躬身行礼。
这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天下读书人谋求的上升通道而致谢!
李沐侧身避开,不敢接受这样的大礼。
"杜大人不必如此。"
"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具体实施还要靠你们,实在当不起这样的大礼。"
"若真要感谢,不如多想想如何应对世家的反扑吧!"
杜如晦点头表示会重点关注此事。
关于科举的讨论到此告一段落。
李二终于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
"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小李子,别忘了多给我准备几箱卫生纸!"
李沐无奈地扶额,这老李临走还不忘惦记他的卫生纸。
当初对李沐满脸不屑,如今倒是用得顺手。
"好了好了!"
"我给你拿就是了!"
"以后要用随时来取,总行了吧?"
李沐连推带搡,好不容易才把这人打发走。
来找人办事,两手空空不说,还顺手牵羊,这老李的脸皮真是厚得可以。
送走老李,屋里总算清静下来。
李沐继续埋头调整水泥配方,为量产做准备。
想必老李很快就能安排妥渭水铁厂的事,派来工匠和原料,助他建起水泥厂。
另一边,李二带着杜如晦心满意足地离开李府,一路上心潮起伏。
"杜爱卿,你说李沐莫非真是天赐予朕,赐予大唐的福星?"
"朕是否该将这江山托付于他?"
越是见识李沐的才学,李二就越是欣赏。
这般惊才绝艳之人,若不能继承大统,实在可惜。
杜如晦沉思良久,正色道:"陛下,李郎君之才智确为臣生平仅见。按理说,确该托付江山。"
"但......"
他略一迟疑,"太子殿下品行端正,深得群臣拥护,无故废立恐生变故。"
杜如晦一语道破关键,李二还在权衡利弊,他已想到废太子可能引发的动荡。
李二神色凝重,陷入两难。
"是啊......"
"都是朕的骨肉,朕若废了太子,他必无生路。"
"可朕又不忍看李沐明珠蒙尘......"
话到此处,李二难再续言。
为了李沐废太子,等同亲手葬送亲子性命,他怎能忍心?
杜如晦忽然展颜一笑:"陛下何不问问李郎君自己的意思?"
"他未必愿意继承大统啊!"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在山村,李郎君谈及志向时说的话?"
李二一怔,想起那日少年潇洒不羁的笑言:无意封侯拜相,但求快意人生!
原来李沐,从一开始就不在乎这九五之位。
"哈哈哈!"李二释然大笑,带着几分自嘲。
"是朕自作多情了!"
"总以为这龙椅......"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