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方才..."青绮的话未说完,忽听得廊下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侍女提着灯笼匆匆赶来,说老爷要在望月亭见客。
李沐望着近在咫尺的佳人忽然后退,手中折扇"啪"地合拢。他转身时衣袂翻飞,带落几片月季花瓣。
楼上的李世民正在砚台边蘸墨,忽听房门被猛地推开。他抬头看见李沐涨红的脸,不由挑眉:"这是..."
"您倒是会挑时辰。"李沐抓起茶盏一饮而尽,衣袖沾了茶水也浑然不觉。
李世民目光扫过年轻人泛红的耳尖,忽然了然地笑了。他敲了敲案上账簿:"来看看这个,比你的'好事'要紧。"
“若能拉拢商贾之力,彻底压制世家,你李沐当记头功!”
李二对今日李沐与商人们的会谈了如指掌,心中大为赞叹他的手腕。
自今日起,加入新唐商盟的商贾,必将与背后的世家渐生龃龉,渐行渐远。
此计无异于断世家一臂!此后,世家豪族对财货的掌控必然削弱,而朝廷的力量则将日益壮大,其影响很快便能遍及大唐各州县!
“就为这点事?”
“特意叫我过来听你夸几句?”李沐满脸不耐,冷笑一声。
他正与青绮温存,却被这老李搅了好事,错过良机,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续……
纵然李二素来豁达,此刻也不由面色一沉,瞪眼道:“臭小子,你这什么态度?”
“有了 就忘了老友,忘了大唐?”
李沐那点心思,真当他不知?不过懒得点破罢了!
被李二一语道破,李沐顿时讪讪:“咳……岂会……”
他可不愿被扣上重色轻友的帽子,眼珠一转,立刻反唇相讥:“老李,你吃的哪门子飞醋?”
“我李沐为你鞍前马后,难道还不够?就不能松快松快?”
“再说,我与人研讨生理之学,正是为了大唐!”
“若此法可行,大唐新生儿夭折之数,至少能减半!”
李二本只是玩笑,闻言却勃然变色,猛然起身急问:“此话当真?快细说!”
自古婴儿生死难料,若真能改此困局,于百姓便是再造之恩!
李沐原本信口搪塞,见老李如此激动,赶忙正色深思。
好在妇科儿科确有其道,他略作整理,反问道:“老李,大唐女子几岁婚育?”
李二不假思索:“十四岁!自《黄帝内经》载‘女子二七天癸至’,历代为增人口,皆鼓励早婚——此事有何不妥?”
---
李二心急如焚,几乎要揪住李沐衣领:“速速道来!若此法真能救婴孩性命,你便是万家生佛!”
李沐见势不妙,连忙稳住心神道:“女子过早生育,骨盆未成,易致难产。且年幼母体孱弱,婴孩先天不足……”
一番剖析,听得李二神色剧变。
这简直骇人听闻!
十四岁!
这样娇嫩的年纪,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就要承受怀孕生育之苦......
这些人怎能如此残忍?简直就是畜生!
要知道在之后的时代,十四岁怀孕,那是要判刑的!
李沐心中怒火中烧,同时又对大唐的少女们深感怜惜。
他情绪激动,对老李说道:
“老李,十四岁生育,是不是风险极高?”
“难产、产后大出血,婴儿体质弱、容易生病,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常见?”
“而那些生过孩子的,第二胎第三胎,产妇是不是很少出现难产问题,孩子也相对健康容易存活?”
这个问题,李二从未思考过。
但他一向关心民间疾苦,常常微服私访,体察百姓生活,对这类情况并不陌生。
他在心中粗略一算,顿时大吃一惊。
“确实如此!”
“我所知的人家中,十四岁生育确实危险重重,头胎时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我老李亲眼见过一尸两命、母子双亡的惨剧!”
李二越说越感到震惊。
他万万没想到,这看似平常的风俗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严重的问题!
“李小子,快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难道让女子再长大些,生育就会更安全吗?”
李二真的着急了。
这关系到大唐的根基,关系到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
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造福千沐万代!
李沐对此同样重视。
“没错!”
“你说女子以七为周期,这话或许有道理。但不是二七十四,而是三七二十一!”
“女子超过二十一岁后,身体才真正发育成熟,适合孕育新生命!这时候生育,风险就会小得多!”
后世的医学研究也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二十岁之后。甚至国家将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定为二十岁。
二十岁结婚,二十一岁生育,正符合这一说法。
虽然此时生育仍有风险,但难产致死的情况已大大减少。
李二沉默下来,陷入深思。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