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量子比特”的可行性验证,如同在黑暗的隧道尽头点燃了又一盏明灯,而且是一盏用料极其廉价、潜力却无穷无尽的灯!整个实验室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全新的方向上。
然而,单个的量子比特,哪怕它能稳定存在,也只是一个高级的“开关”,意义有限。量子计算真正的威力,在于多个量子比特的纠缠所带来的指数级的信息容量和并行计算能力。这,才是【量子之心】能否真正实现的核心关键!
将两颗(或更多)普通的下品灵石,在“方寸净域”的临时改造下,变成超纯载体,然后让它们内部的量子态发生纠缠——这个目标,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其难度比制备单个量子比特高了何止一个数量级。
挑战是多方面的:
1. 同步性: 需要同时对多颗灵石施加“方寸净域”,且净域的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必须高度一致,任何微小差异都会导致失败。
2. 精准注入: 需要将制备好的、有关联的纠缠灵子对,同时、精准地注入到不同灵石的特定晶格位置。
3. 维持与读取: 在净域效果消失前,要确保纠缠态已经成功建立并能被有效读取。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前功尽弃,甚至可能因为能量反噬损坏珍贵的实验设备。
项目组再次分成了几个攻坚小组。 “净域同步组”负责优化和同步多个微型“方寸净域”法阵,力求做到完美一致。 “灵子注入组”负责改进灵子源,确保能产生高质量、高关联度的纠缠灵子对,并实现精准定位注入。 “测控组”则负责设计更灵敏的探测方案,以期捕捉那短暂存在的纠缠信号。
实验室里气氛凝重,每一次尝试都耗费巨大心力,失败则如同家常便饭。 “不行!三号净域法阵波动了零点一个百分点!” “注入偏差!灵子束散射了!” “纠缠信号太弱,被噪声淹没!” “灵石纯度不够,退相干太快!”
挫折感再次累积。那看似触手可及的目标,却总是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
秦洛再次亲自坐镇,盯着每一次实验的详细数据。他发现,失败的原因往往并非某个单一环节的重大失误,而是无数个细微的、难以察觉的不完美叠加起来的结果。温度波动万分之一度、灵气背景噪声高了一个百分点、注入时间差了零点一微秒……这些在宏观世界可以忽略的误差,在量子世界里都是致命的。
“我们需要一种……绝对的标准,一种完美的参考系。”秦洛喃喃自语。他想起了地球上的原子钟,那种基于原子固有振动频率的、极其精准的计时工具。
在这个世界,什么是绝对的标准? 是光速?是灵子能量?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法则韵律?
他想起了玄灵子宗主,想起了他那深不可测的修为和对天地法则的理解。
他再次来到了后山竹林。
玄灵子依旧在那蒲团上,仿佛从未移动过。
“宗主。”秦洛恭敬行礼,“弟子遇到瓶颈。欲使多灵子协同,却苦于世间无绝对之尺,难以衡量那毫厘之差,致使功败垂成。请宗主指点。”
玄灵子缓缓睁开眼,看了看秦洛,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指,在一旁的茶杯中蘸了一下,然后屈指一弹。
一滴晶莹的水珠飞向空中,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滴水珠并未落下,而是悬浮在了半空中,并且开始以一种极其恒定、毫无波动的频率振动起来,发出一种低沉却异常清晰的嗡鸣声。这种振动仿佛直接作用于人的神魂,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绝对稳定感。
“此非神通,乃借韵。”玄灵子缓缓开口,“天地有其固有之律动,万物皆循此韵。汝所求之‘尺’,不在外物,而在心中。何时汝之心弦,能与这天地之韵共鸣,何时汝之手,便能稳持那毫厘之尺。”
话音落下,那滴水珠悄然落下,嗡鸣声消失。
秦洛怔在原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宗主的话玄之又玄,但他却仿佛抓住了一丝关键!
频率!共振!天地韵律!
他不需要自己去创造一个绝对标准,他只需要找到并利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绝对稳定的频率源,让所有的实验设备都与这个频率源同步共振,那么所有设备之间的相对误差就能降到最低!
什么是这个世界绝对稳定的频率源?星辰运转?地脉搏动?还是……
他的目光猛地亮了起来!他想到了!功德金光!那天降的功德金光,其能量波动中就蕴含着一种极其纯粹、极其稳定的法则韵律!还有天庭回信的七彩霞光也是如此!
虽然无法直接引动功德金光,但他可以尝试模拟!或者,利用那次天降功德时记录下的能量波动数据,提取出其中最稳定的频率特征!
“多谢宗主指点!”秦洛茅塞顿开,激动地行礼,转身就跑回了实验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