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度灵火秀”的成功与紧随其后的失控危机,如同一体两面,深刻地烙印在“金乌计划”每个成员的心中。成功证明了道路的正确,而危机则揭示了这条道路的险峻。在向丹塔成功展示了“人造太阳”的宏伟潜力后,秦洛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向了解决那个险些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核心难题——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特别是可能导致能量和粒子逃逸的“跑火”现象。
实验室内的气氛严肃而专注。巨大的灵能投影屏上,反复播放着上次实验最后时刻的记录影像:那团璀璨的灵火如何从温顺变得狂暴,扭曲的“蛇形振荡”如何撕裂磁面,炽热的等离子体触手如何险些舔舐到器壁。
“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目前的磁约束,就像一个只有骨架的笼子。”秦洛指着屏幕上那由磁力线构成的、看似完美无瑕的环形囚笼,“它能关住大体上安分的‘鸟儿’,但当这只‘鸟儿’内部因为压力、电流或者杂质积累而变得暴躁,试图从笼子的缝隙或者薄弱处钻出来时,我们的控制就显得有些被动和滞后了。”
铁大锤挠着他的大光头,瓮声瓮气地说:“那就把笼子造得更结实点?加厚磁场强度?”
“不行。”秦洛摇头,“单纯增强主磁场,不仅能耗急剧攀升,还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性。我们需要的是‘智能化’的笼子,能在‘鸟儿’试图钻出来的地方,瞬间变出一面坚固的‘盾牌’。”
这个“盾牌”的构思,就是磁屏阵,或称偏滤器。它的作用并非直接参与核心约束,而是在等离子体的边缘区域,创造一个特定的磁场位形,主动引导那些必然存在的、从核心逃逸出来的能量和粒子(主要是α粒子和杂质),让它们沿着预设的、安全的路径离开核心区域,进入一个专门的“废热与粒子排出系统”,而不是直接撞击主器壁。
“我们要给‘甜甜圈一号’装上‘泄压阀’和‘垃圾清理通道’。”秦洛用一个更通俗的比喻解释道。
理论很清晰,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磁场位形的精确控制。偏滤器区域的磁场需要与主约束磁场无缝衔接,但又必须形成特定的“磁分界面”和“打击点”。这需要对极向场符阵进行极其精密的改造和补充,在其外侧增加一组专门的“偏滤器线圈符阵”。这些新增符阵产生的磁场,要与主磁场在边缘区域巧妙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将粒子流引向特定靶板的磁漏斗。
这部分的计算量庞大到令人发指。算天门的弟子们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与秦洛一起,日夜不停地演算着各种磁场位形下的粒子运动轨迹,寻找最优解。投影屏上,无数条代表磁力线和粒子轨迹的彩色线条交织、碰撞、分离,构成一幅幅复杂而美丽的动态图谱。
“这里!如果我们将偏滤器线圈的电流相位调整千分之七,就能将原本可能撞击到第三区内壁的高能粒子流,精准地导向预设的垂直靶板!”一位算天门弟子兴奋地指着模拟结果喊道。
秦洛仔细验算后,点了点头:“不错!记录这个参数。下一个难点,是靶板材料。”
被引导过来的逃逸粒子,能量极高,其轰击的“打击点”区域,将承受持续不断的高热负荷和粒子侵蚀。普通的灵材,哪怕是之前升级过的“冰火九重天”内衬,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也支撑不了多久。
“我们需要一种能抗高温、抗热震、抗粒子溅射、并且低溅射率的材料。”秦洛列出了苛刻的要求。
铁大锤看着清单,脸皱成了苦瓜:“又要高熔点,又要高导热,还要韧性好,抗疲劳……这他娘的是在找神仙材料吧?”
抱怨归抱怨,他还是带着炼器堂的精英们扎进了材料实验室。他们测试了数十种已知的高性能灵材,甚至尝试了多种纳米复合材料和灵能镀层技术。
“试试‘钨晶’掺杂‘金刚玉髓’,再用‘涅盘火’进行表面重熔处理?”一个年轻炼器师提出大胆想法。
“不行,钨晶太脆,热震性能差,一冷一热容易炸。”
“那‘星核残铁’呢?这东西够硬够耐热!”
“星核残铁?那玩意儿稀有得跟凤凰毛似的!而且灵力传导性几乎为零,会影响局部磁场!”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材料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烧毁或崩裂的样品。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污染”。一名弟子在熔炼一种名为“玄重铁”的灵材时,不小心将一小块用于聚变燃料提纯的、富含氘元素的“氘化灵水晶”碎屑掉入了熔炉。本以为这炉材料废了,没想到出炉后,形成的合金样品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暗金色光泽,其耐高温和抗粒子轰击性能,竟然比之前所有样品都高出数倍!
“是氘元素在高压高温下,与玄重铁形成了某种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秦洛分析后得出结论,“这种新合金,我们暂时命名为‘氘玄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