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者”舰队的惊险退却,并未给青岚宗带来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如同在每一位知情者心头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那来自戴森云文明的冰冷审判与毁灭性的空间技术,清晰地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星海之中,人族并非唯一,更非最强。在更高的文明层级面前,现有的力量显得如此脆弱。
正面抗衡,绝非良策。青岚宗需要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以及……更难以被理解和针对的技术路径。就在宗门上下因“净化者”的威胁而弥漫着一股焦虑与急迫感时,秦洛却再次将自己沉浸在了对“金乌”探测器自毁前传回的最后一批数据的深度解析之中。那其中,不仅包含了太阳的奥秘,更记录了与“噬星者”那短暂而致命的接触过程。
在一次绝密的技术研讨会上,秦洛指着一段异常复杂、仿佛多重空间叠加的能量波动图谱,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与会者思维几乎停滞的猜想:
“诸位,我们一直在三维的物质宇宙中思考问题——建造飞船、炼制法宝、布置阵法。但‘噬星者’的存在,以及‘净化者’展现出的空间技术,都暗示着,更高层次的文明,其活动与生产,可能早已不再局限于我们熟悉的这个维度。”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核心构想:“我们是否能够,不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物理限制,直接在一个更高维度的‘工作平面’上,进行物质的合成、法宝的锻造、乃至……星舰的建造?”
“我将这个设想中的造物,命名为——‘维度工厂’。”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维度工厂?在更高维度进行生产?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修真体系与科学认知的范畴!
“秦洛……维度……这太过虚无缥缈!我们连感知高维都难以做到,何谈在其上建立工厂?”一位专精空间阵法的长老涩声道。
“正因为难以感知和触及,才有可能成为我们实现技术跨越、规避‘净化者’这类高等文明探测与打击的突破口。”秦洛目光灼灼,“‘金乌’数据中与‘噬星者’接触的瞬间,探测器曾短暂记录到一种超越三维的能量拓扑结构。我认为,那就是高维能量在低维的‘投影’或‘涟漪’。”
他进一步阐述其理论框架:
1. 高维能量锚点: 利用聚变能量极端有序的特性,结合对“噬星者”能量结构的逆向推演,尝试在特定位置,撕裂或“撬动”出一个通往更高维度的、微小的、稳定的能量通道或锚点。这将是“维度工厂”的“地基”。
2. 信息投影与物质重构: 将需要制造物品的完整能量-物质-信息蓝图,通过这个锚点,“上传”或“投影”到高维工作平面。在高维法则下,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可能遵循完全不同的、更高效的规则,能够直接根据蓝图,“打印”或“生长”出成品。
3. 降维收容: 将高维层面制造完成的物品,通过可控的“降维”过程,稳定地“拉回”三维现实。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密的控制,否则成品可能在降维瞬间崩溃,或者携带无法预料的高维特性。
“想象一下,”秦洛的声音带着一丝向往,“我们无需庞大的船坞、无需复杂的生产线,只需要一个‘维度工厂’的接口,输入足够的能量和设计图,就能直接‘打印’出一艘完整的、或许具备某些高维特性的‘青岚号’!其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以及产品的性能,都将是指数级的提升!”
这个构想,已然触碰到了“神之领域”的边缘。它将制造的本质,从“加工与组装”,提升到了“信息与法则的直接具现”!
项目代号:“创世”。
“创世”计划的启动,意味着青岚宗的科研方向,开始从宏观的星辰大海,转向了微观的维度与法则。这比“恒日炉”更加抽象,更加艰难。
研究的核心,首先在于如何稳定地“撬动”维度。秦洛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重聚变核心共振的极端能量聚焦装置,试图在实验室中复现“金乌”数据中记录的那种高维能量涟漪。
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能量要么无法达到临界点,要么狂暴地失控,差点炸毁了半个实验室。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无关的“聚变废料”研究中。团队发现,某种在特定聚变反应中产生的、极其稀有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其衰变时释放的伽马射线,竟然带有一种奇特的、能够微弱干涉空间稳定性的“维度谐振”特性!
这种物质被命名为 “维尘” 。虽然产量极低,但它为“撬动”维度,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支点”!
利用“维尘”作为催化剂,结合多重聚变共振,团队终于第一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地打开了一个针尖大小、仅能维持百分之一秒的、通往未知高维空间的临时性“微孔”!
虽然短暂,但探测器确实记录到了与三维宇宙截然不同的物理常数和能量流动模式!证明了高维空间的存在,以及进入的可能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