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度嘅记忆>(粤语诗)赏析》
文/克克
一、诗歌概述
1.1 诗歌基本信息
《肉度嘅记忆》由诗人树科所着,具体创作时间虽未明确,但该诗收录于《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于2025年7月3日在粤北韶城沙湖畔完成。此诗鉴赏集汇聚了众多粤语诗作,展现了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树科作为诗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笔触,创作出了《肉度嘅记忆》这首触动人心之作。粤语作为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在诗歌中更是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从“细阵时嘅哭声笑声”到“闻到啲吞口水嘅味道”,树科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充满烟火气的岭南之地,感受着那里人们的生活百态。
1.2 诗歌初步印象
初读《肉度嘅记忆》,便被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所吸引。诗歌采用粤语进行创作,那富有韵律感的方言词汇,如同跳跃的音符,在耳边奏响一首别具一格的乐章。“嘟会先谂到阿妈”“大个咗唔住喺屋企”,这些地道的粤语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与熟悉,仿佛是在聆听一位老朋友的倾诉。诗歌的情感基调温暖而深沉。从“细阵时嘅哭声笑声”中,能体会到童年时光的纯真与欢乐;而“闻到啲吞口水嘅味道”,又让人感受到对家的深深眷恋与思念。整首诗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灵被一次次触动,仿佛被带入了诗人所营造的那个充满回忆与情感的世界。
二、文学鉴赏
2.1 语言特色
《肉度嘅记忆》中的粤语词汇运用,堪称一绝。“细阵时”用来形容小时候,那细腻的表达,仿佛让人瞬间穿越回童年时光,感受到那段岁月特有的纯真与美好。“嘟”作为语气词,在“嘟会先谂到阿妈”中出现,使得句子更具口语化色彩,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呼唤,让读者能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阿妈”这一称呼,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和亲昵感,与普通话中的“妈妈”相比,多了一份独特的韵味,它不仅是对母亲的称呼,更承载着诗人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家中那份温暖氛围的怀念。
像“唔住喺屋企”,生动地描绘出长大后不再常居家中的状态,而“闻到啲吞口水嘅味道”,用“吞口水”来修饰“味道”,极具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诱人的家乡美食香味,勾起对家的无尽思念。这些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展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让熟悉粤语的人倍感亲切,即使是不懂粤语的人,也能通过这些词汇所营造的氛围,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诗人内心世界和岭南地域文化的大门,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领略到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2.2 意象解读
《肉度嘅记忆》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哭声笑声”作为开篇意象,象征着童年生活的多样与真实。哭声或许是孩童时的委屈与无助,笑声则是快乐与满足的体现,二者交织在一起,构成童年最真实的记忆画面,承载着诗人对那段纯真时光的怀念与珍视。
“味道”这一意象,则更具象地勾起人们对家的联想。它可能是母亲烹饪的饭菜香,可能是家乡特有的小吃味,又或是家中熟悉的气息。这些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渗透进人的心底,成为连接游子与家乡、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象征着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国歌音响”作为意象,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当听到国歌音响响起,那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瞬间唤起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荣耀,让人在那一刻,心中涌起对国家的崇敬之情。
“升旗广场”则是国家庄严与神圣的具象化场所。在广场上,国旗缓缓升起,那一刻的庄重与肃穆,让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团结。诗人以“升旗广场”作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对国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这些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诗歌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在品味意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表达。
2.3 情感表达
《肉度嘅记忆》所传达的情感丰富而真挚。对母亲的思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细阵时嘅哭声笑声,嘟会先谂到阿妈”可以看出,诗人无论遇到什么,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母亲的身影,那是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与思念。母亲在诗人的心中,是温暖的港湾,是无论何时都能给予慰藉的存在。
对家乡的热爱也贯穿全诗。“闻到啲吞口水嘅味道”,这一句将诗人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升华到对家乡那片土地的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诗人的记忆与情感,那熟悉的味道,更是成为诗人心中永远的牵挂,让他在远离家乡时,更加渴望回到那片充满温暖与回忆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