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豆与田 - 农业的革新
当洁白的棉花吸引了全部落目光的同时,旁边那片试验田里,另一种看似不起眼的作物,也悄然迎来了收获的时刻。与棉花那显眼的“云朵”不同,这片地的植株矮壮,叶片已经开始泛黄枯萎,但在那枯黄的枝叶下,却挂满了一串串饱满鼓胀的豆荚。
阳歌蹲在田垄边,小心翼翼地拔起一株完整的植株。根系带着泥土被拔出,露出了上面附着的大量细小根瘤,如同微小的珍珠串。他轻轻抖落泥土,掰开一个已经变干发黄的豆荚,几颗滚圆饱满、色泽黄褐的豆子便滚落在他掌心。
大豆!果然是豆科植物!阳歌的心中再次涌起一阵激动。如果说棉花是解决“衣”的问题,那这大豆,或许将彻底改变“食”的基础!
他没有急于收获豆子,而是拿着那株带着根瘤的植株,以及一把饱满的豆荚,再次召集了负责农耕的几位长老和最有经验的老农,来到了这片即将收获的豆田边。
“大家看看这个。”阳歌将手中的植株递给一位皱纹深刻如沟壑的老农“粟伯”,他是部落里最懂得伺候土地的人。
粟伯接过植株,先是习惯性地看了看豆荚的饱满程度,点了点头:“豆子长得不赖,比野豆子强多了。”但随即,他的目光被那密密麻麻的根瘤吸引了,“咦?这根上怎么长了这么多疙瘩?莫不是害了什么病?”
其他老农也围过来,纷纷皱眉:“是啊,这根瘤子可不好,怕是地力被吸干了?” “怪不得这豆秧子长得不高,原来是根坏了?”
担忧的情绪开始蔓延。在原始农业观念中,作物生长全靠地力,地力是会被消耗的,种一季就得休耕一季甚至更久来恢复。任何根部的异常都被视为不祥之兆。
“不!这不是病!”阳歌提高了声音,打断了众人的猜测。他指着那些根瘤,语气坚定而充满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这是宝贝!是这豆子能‘养地’的秘密!”
“养地?”粟伯和其他人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庄稼都是吃地的,哪有能养地的?
“对!养地!”阳歌用力点头,他努力用最浅显的方式解释这超越时代的农业知识,“大家看,这豆子和其他庄稼不一样。它的根能和土里看不见的小东西一起,把咱们谁都抓不住的‘力气’,从空气里抓到土里来,就存在这些小疙瘩里!”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茫然的眼神,换了个说法:“就像……就像它不光不吃家里的存粮,还能从外面打猎回来,往粮仓里存新的粮食!等它死了,这些存在根瘤里的‘力气’就会留在土里,让下一季种下去的庄稼长得更好!”
这个比喻虽然粗糙,但却让老农们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他们看着那些其貌不扬的根瘤,眼神从怀疑变成了惊疑不定。
“首领……您是说,这豆子……是好的?它不耗地,反而……补地?”粟伯的声音有些颤抖,这完全颠覆了他一辈子的认知。
“千真万确!”阳歌斩钉截铁,“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把这块收了豆子的地,和旁边那块今年休耕的地,明年都种上粟米。到时候大家看看,哪块地长得更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这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如果真是这样……”另一个老农激动地搓着手,“那咱们的地,岂不是不用老是休耕了?能多种一季粮食?”
“不止不用休耕!”阳歌的眼神亮得惊人,“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法子来种地——轮作!”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来:“比如,今年,这块地种主粮粟米。秋天收了粟米之后,马上种上这种豆子。豆子不怕冷,冬天前还能长一长,就算冻死了,根和叶子烂在地里也是肥。明年开春,收了豆子,地不仅没变瘦,反而更肥了!然后紧接着再种一季粟米!收成肯定比往年都好!”
他画出另一个圈:“或者,一块地种粟米,旁边一块地就种豆子。明年,它们俩换过来种。这样,地始终有力气,我们年年都能有收成,不用再眼睁睁看着大片好地闲着长草!”
轮作制度的概念,如同在众人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休耕是迫不得已的浪费,如果能避免休耕,甚至让地越种越肥……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口!部落的生存根基将变得更加稳固!
老农们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围着那株豆秧,如同围着最珍贵的宝物,仔细查看那些根瘤,讨论着轮作的细节可能性。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但阳歌用木炭窑证明了他的“点石成金”之能,他的话拥有极高的分量。
“神豆!这是神豆啊!”粟伯最终激动地喊道,老泪纵横。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土地能多打粮食,让族人能吃饱饭。此刻,希望就在眼前。
收获开始了。人们小心翼翼地将豆秧连根拔起,不仅收获那饱满的豆荚,更将那些带着根瘤的植株也视为珍宝。豆荚被晾晒、捶打,收获下一粒粒金黄的豆子。而豆秸和根瘤,则被仔细地收集起来,准备按照阳歌的指导,要么直接翻埋入休耕的土地中作为绿肥,要么堆沤成肥料。
当晚,一部分新收获的大豆被煮成了豆饭,分给众人品尝。那醇厚的豆香和前所未有的饱腹感,再次让人们惊叹不已。这种子,既能肥田,又能果腹,简直是上天赐予的宝贝!
阳歌的窝棚里,木板上又多了新的图案。不再是复杂的机械,而是简单的农田规划图,标注着哪块地今年种粟,哪块地今年种豆,明年又如何轮换。
农业的革新,远比打造一件新武器更悄无声息,但其影响却将更为深远。它不带来立竿见影的强大,却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部落最根本的生命力。
巨鹰的阴影依旧盘旋于天际,战争的威胁并未远去。但在汉部落的土地上,一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豆子埋入土壤,带来的不仅是当下的食物,更是对未来丰收年景的坚定信心。汉部落的根基,正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豆科作物与轮作制度中,被夯得更加坚实。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