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仁义出面借队里的板车,再加上他三弟和四个儿子帮衬,田玉枝的陪嫁终于被拉走了。
苏淮看了看还算空旷的场院,心里舒服多了。然后按着已定计划,带着吴家兄弟继续干活。至于秦少海,苏淮都懒得再说他,由着他偷懒。
而秦少海也不是那种很自觉的人,见苏淮不说自己,他更是得寸进尺,干脆跑到苏家的天棚下,躺在躺椅上,惬意地闭上眼睛享受大好时光。
没了成批的活计,苏淮安排任务的时候,有意放慢了节奏。有想休息一下的意思,也想抽出时间来,正式教一教吴家兄弟。不能总让他们拉大锯、抡斧子吧。
苏淮每打一件家具或小物件前,都在地上画图样给两兄弟看,哪个件该怎么备料,详细地讲给他们听。两兄弟读过些书,识得字,但看着图还是有些费劲。但好在他们听话,苏淮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苏淮看着两个人低头闷声干活的背影,暗暗叹气。真不是吃这行饭的料呀,只懂得出笨力气,不会用脑子思考,猴年马月才能学着真本领。
心里再怎么想,苏淮也不会表现出来。反而等他们备好板材之后,苏淮还会把他们叫到跟前,边做着活,边详细地讲给两个人听。遇到那些不太需要技巧的活,苏淮还要安排他们上手试上一试。
吴家兄弟学着使用各种工具,心里对苏淮全是感激。这个师父认得值,上手就教真东西。有了这种想法,两兄弟干起活来更卖力了。
有两兄弟抢活干,苏淮落得一个清闲。
太阳一偏西,苏淮就收工。不能光考虑自己,也得让吴家兄弟歇歇。这些日子来,可把他们累坏了。
苏淮回到自家的场院,看着在躺椅上睡着了的秦少海,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的好大儿,等我走了,有你受累的时候。
张蕊看着一身木屑的丈夫,直接递给他毛巾和肥皂,让他去河里洗洗。
“苏淮,我想吃鱼了。”张蕊冲着丈夫甜甜地一笑。
“没问题,我一准逮条大的回来。保准让我亲亲好老婆满意。”
这时躺着的秦少海开口了,“苏淮,晚上又有好吃的了?”
两个人以为秦少海睡着了,没想到情话被他听了去,张蕊的小脸一下就布满了霞。
“没你的份儿,你就躺着吧,懒死你。”苏淮没好气地怼了一下自己的好兄弟。
“要不,我跟你一起去,没准有我当帮手,今天能逮两条大鱼。”秦少海觍着大脸,站起身来,往苏淮跟前凑。
“拉倒吧你。就你这长相在河边一冒,鱼都给吓跑了。还两条鱼,弄不好一条鱼毛都逮不着。”
苏淮扔下秦少海,转身就走人。
秦少海很快就咂么出味来,他转身问着张蕊:
“弟妹,我真有这么丑吗?”
“还好吧。反正村里的狗没躲着你。”张蕊也逗了一下秦少海。让你没眼色,偷听我们说话。
秦少海一个典型的齐鲁大汉,国字脸,浓眉大眼,很是有些眼缘儿。只是他的青春期来得有些晚,再加上一天到晚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满脸的疙瘩。
秦少海被打击到了,他躺在躺椅上,捶胸哀嚎着。
张蕊对于秦少海的举动,早就习以为常。她笑了笑,转身去屋里操持起家务来。
晚上鱼炖得了,秦少海化悲痛为食欲,喝了大半瓶酒,吃了一多半的鱼肉,这才心满意足地回知青院挺尸去。
————
第二天一早,苏淮正在教着吴家兄弟使用墨斗画线。张寡妇意外地来到木工坊。
她轻手推开了院门,看着忙碌的三个人,想开口,没敢出声。
两次在村头差点被苏淮撞破奸情,张寡妇心里对苏淮又怕又是感激。
虽说村里多多少少传些自己和四和尚的流言,但那些时间、地点都不对,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随意揣度的。但从来没有人说自己和四和尚在村头柴垛里怎么怎么样,想来苏淮不是多嘴的人,给了自己一些体面。
所以张寡妇扭扭捏捏地就站在那里,犹豫着如何说话,揣度着苏淮会如何对待自己。生怕他看不起自己,不愿意搭理人。
就在这时,吴大山和吴大川看到了张寡妇,两个人同时停下了手里的活,紧声招呼着张寡妇。
“婶子你来咧。”
“婶子,你来做甚咧?”
吴永贵和张寡妇的男人,是五服沿上的兄弟,两兄弟叫张寡妇一声婶子,是应当应分的。
苏淮专心做着活计,听到吴家兄弟的话,他才知道木工坊里来人了。抬头看去,原来是张寡妇。
苏淮对张寡妇并没有多少恶意,她虽说不要脸,但也没有仗着和四和尚的那层关系,在村里跋扈张扬。
“张婶来了,你这是找俄有事?”苏淮作为主事人,当然要询问来由。
“那个……苏知青,俄想打个炕桌和炕头柜。”见苏淮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张寡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没问题。不过张婶,现在打东西的太多,你要的东西得往后排排。”
“莫麻达。”
“如果你带着钱了,就去找俄婆姨讲一下尺寸交下钱。要是钱不凑手,就立张字据,年底从工分里扣。”苏淮照着正常的流程走着。
“那个……”话说到了这里,张寡妇反而更犹豫了。她心里另有打算。
“怎么了张婶?”
“那个……苏知青,你不去俄屋头量下尺寸?”张寡妇咬了咬牙,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你想打多大的,跟俄说一下就成。炕桌、炕柜都差不多,俄们都是打熟了的。再说咧,炕桌大不了,炕柜短点也莫麻达。”苏淮可不想跑来跑去。
要是村里人跟自己都是这样提要求,那自己一天到晚什么都别干了,天天在村里人家里钻来钻去吧。
“苏知青,俄一个妇道人家,哪知道什么尺寸。你还是去俄屋头看一下么。”张寡妇的声音柔了很多,语气里还带着些央求的味道。
吴家兄弟听了张寡妇的话,都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个婶子也不容易,一个人拉扯个孩子,日子难着咧。
本着自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下的想法,吴大山开口帮着求情道:
“苏知青,俄婶子屋里头,可能连把尺子都莫有,她咋量个尺寸么。再说咧,俄婶子家里难着咧,打件家什不容易,肯定想着越合适越好。你看你能不能……”
喜欢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