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砚凛轻咳一声,忽略阿瑞的奇思妙想,继续考校太子:“依你之见,为政者当如何‘道之以德’?”
太子端认真答道:“儿臣以为,君王当以身作则,修身立德,为天下范。
同时,需尊崇礼法,推行教化,使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
如父皇常言,法不可废,德亦不可缺,当德法相辅,方能长治久安。”
阿瑞听着太子哥哥说了一长串,只抓住了“修身”这个词,他扯了扯郗砚凛的袍角,积极发言:
“父父!阿瑞也会修身!母妃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长得壮壮的,就是修身!”
郗砚凛看着阿瑞那圆鼓鼓的小脸和认真的神情,他抬手摸了摸阿瑞的头。
随即继续考问太子攻克:“若遇地方,官吏贪墨,欺压如张大山般的百姓,德教难达,法纪不彰,该当如何?”
太子眉头微蹙,思考片刻,方才谨慎回答:儿臣以为,当首先派遣得力钦差,明察暗访,核实情由。
若证据确凿,必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同时,需完善监察之制,广开言路,使下情能够上达。
此外,选拔清正廉洁之士充任地方官,亦是根本之法。”
太子这个回答考虑得颇为周全,既有短期手段,也顾及长远。
阿瑞听得“严惩不贷”,举起小拳头,奶凶奶凶地附和:“对!坏官官,打板子!不给饭吃!”
他想起多嘴不乖被母妃罚饿没收零食,觉得这是顶顶厉害的惩罚。
太子被阿瑞逗得轻笑出声,又赶紧收敛。郗砚凛对太子的回答未置可否,只道:
“想法尚可。为君者,需知‘徒法不足以自行’,亦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张大山一案,便是警示。你日后需多思多想,体察民情。”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太子恭敬应下。
阿瑞跑到太子身边,好奇地扒着书案看他摊开的书:“太子哥哥,你在看什么呀?”
太子耐心道:“是《史记》,讲的是古时候的人和事。”
“有打仗的吗?有大马吗?”
“有的,卫青、霍去病将军北伐匈奴,便骑乘骏马,驰骋沙场。”
“哇!”阿瑞一脸向往。
“太子哥哥,你教我认字吧!阿瑞认了字,就能看懂故事,讲给母妃听!”
看着阿瑞求知若渴的模样,太子两眼问号看向郗砚凛。
郗砚凛点头:“莫要耽搁太久。”
片刻后,郗砚凛,“朕先回思政殿。你督促阿瑞温习片刻,便让人送他回明曦宫。”
“是,父皇。”
阿瑞也学着太子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拱手:“儿臣恭送父父!”
郗砚凛迈步离去,走到殿门口时,脚步缓了半分,身后传来阿瑞叽叽喳喳的提问声和太子温和耐心的解答。
他未回头,径直离开了东宫。
殿内,阿瑞指着书上另一个复杂的字问:“太子哥哥,这个字念什么?”
太子看了一眼,答道:“念凛,凛冽的凛。”
阿瑞歪着头,觉得这个音有点耳熟,下意识地跟着念:“凛……”
喜欢娘娘的佛系日常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娘娘的佛系日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